变是为了不变
——“第二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网上培训感悟(1)
利用国庆假期时间加入“第二期张文质教育写作研修班”,在网上学习如何写作研修。这一个星期,通过回看视频又重新梳理了一下。记录下培训时的一些感悟,如下:
1.人生中的恩师
在本期写作研修班还未正式开启之时,群视频里就发布了第一期的有关回顾——我们的人生中遇到过真正的恩师吗?
何为恩师?张老师谈到:就是双方很是亲切,能叫得出对方的名字,生活中有交集;在人生路上对你有充分的影响与启迪;在你的人生与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给过你具体帮助的哪些人,方称为恩师。张老师说道:“如果有,你很幸运,如果没有,也很正常。”
不禁回想起自己的工作经历,一直以来都是平平淡淡,没有经历过什么风风雨雨。一直以为教书就是教书,仅仅是一种工作或者生活的形式,也没想着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其实,也不知道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能成为最好的自己。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对你说,无论在任何一个领域,如果你能成为你自己,那都是了不起的成就。)现在想来,一个人的成长,(特别是初期的成长阶段)确实是需要有人来引领的,有人引领的人生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可以在开始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最终的方向。但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这样的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不过现实有是也会有一些奇遇,几年前我来到现在的学校任教。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受到了一个人的影响,慢慢的改变了我的教育观,明白了余下的日子应该如何来行走。可以说,这个人对我以后要走的路指定了一个明晰的方向,也给了我一定的帮助。说是恩师,可能不及,但是,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很大的……
2.恐惧,变是为了不变
开班仪式上,一曲班歌《我变了,我没变》立马让有所触动。
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
默默地深爱着你,无论相见不相见
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我多想你看见。
1994年师范毕业以后,有幸直接分配在家乡的中学教书,担任班主任工作,任教数学学科。为了证明师范毕业的我能胜任初中的教学,工作很是勤奋,当然所有的一切都是冲着孩子的分数去的。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很多管理的办法在现在看来是完全违背教育的规定的。在这样的管理下,任教的班级平均分始终比较高,这也让自己在当时的学校立稳了足。此后,一直坚持着这种管理模式,直到2013年,我从农村调入到县城小学任教后,我的教学观慢慢的发生了改变。
来到新的学校之后,很快发现我以往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风格很难适应现在的教学需要,虽然可以感觉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与在农村相比,提高了很多。但是同时又感觉到和同事们的教学业务水平相比,差距越来越大,总想尽快的赶上他们,可就是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以往的教学技能,自己感觉已经发挥到的极致,可就是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就像是到了事业瓶颈,不知如何来突破。正好,这个时候,校长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两健”工程——“健体”和“健脑”工程。要求我们大家能真真正正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一些关于教学研究的书;认认真真地做一些有利于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事!
于是,我静下心来,尝试着看有关教学教研的书,认真学习名师们的教学优点和课改经验,从中我学习到了那么一丁点儿的教学经验;吸取、领悟到了一点点现代数学的教学理念。在这3年中,我记录了6本厚厚的读书笔记本。慢慢地,我发现:像我这样长期缺乏好理念的教师,如果现在不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会越来越觉得教书味同嚼蜡,慢慢地就会缩小成长空间,就会享受不到当教师的成就感,就会感到教学一直瓶颈,不知如何来突破。一个缺乏理念的老师,要做到思想深邃几乎是不可能的,充其量只能做一个好的教书匠,因为他的课堂教学只会注重知识的传授,无法开启学生的心智,无法触动学生的灵魂,培养出来的学生少了应有的灵气。
再以后,我一头扎进了教学教研的书海里,看了大量的数学名师们的写的关于如何高效教学的书,看了许多他们的教学案例以及名师们经典的教学视频。我蓦然发现——我以往的教学只注重了知识的结果,对于知识的形成过程,孩子们学习这些知识的感受,情感体验根本就没有去关注。于是我为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改变自己以往只注重结果的教学风格,(即只教知识);我要引导孩子们历经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了解数学的方法,以及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即教方法)让学生积极思考,用心探究,大胆说出他们当时的内心想法,了解孩子们思维形成的过程,(我力争要做到——不期待正确的答案,但一定要听真实的想法,让孩子错在课堂上,我再对症下药,顺势引导,动态生成。)打造自己幽默、有效的数学教学风格。慢慢的,我感觉到,我的眼界,心界得到了提高,原来许多想不明白的事,也大概有一点点明白了;同时,我在班上也模仿大师们的教学风采,蓦然发现,我班上的孩子们有时也会有着和那些大师们上课的学生一样,有着精彩的表现,(只是,人数不是很多)。我上的课也受同学们的欢迎了,甚至,也听到了有一、两个学生的家长说(比如,吴怡曼同学,听她的家长说,她是因为喜欢上我个人幽默的教学方式,慢慢的喜欢上了数学这门学科。),我想,孩子们喜欢上数学课,对我来说,这是幸福的。我还要继续努力,让更多的孩子喜欢上我的数学课,那样我会更幸福的。
改变是困难的,改变也是幸福的,变是为了不变。为了心中的那份把“孩子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不仅仅是“考试的分数”。也正是有了这份改变,去年这个时候,带完六年级的我主动下到一年级去任教,成为一年级唯一的一名男老师。班上的家长也对我的期望挺大的(期望分数占了很大的一部分)。可是,一年级的孩子与六年级的孩子完全不同,如何管理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了我最大的难题。也可能是由于男女教师的差别,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在课堂要安静的上课都成了一定的奢望。于是,慢慢的,一些家长露出了些许“失望”的情形,这些情形一度干扰到我的工作状态,内心很是恐惧。于是,我不断的去女老师班上学习模仿,看看她们是管理这些小孩子的。逐渐的学会了“坑蒙拐骗”,变着法儿的不断的让孩子们听我讲课。到今天这个时候,孩子们比一年级的时候好多了。也就在刚刚过去的9月份,我在学校用二年级别班的孩子上了一节公开课《角的初步认识》,评课中,对我评价最多的是——一个40多岁的男老师,能把二年级的孩子哄的服服帖帖的,真不简单。(说这些话的老师多为当下从毕业班下到一年级任教的老师)。看来,经历过一些特别困难的时期,转头回看时,能发现自己还是有了一定的进步的。但是,班上依然有几个很难管理的孩子。(这里有一定原因,某些孩子要关注他,但是一定得用温和的方式进行关怀着。)还有几个人,转学到别的学校去了。此时,歌曲中的那句——我做了那么多改变,只是为了我心中不变,我多想你看见最能说出我心中的那份感觉。
现在这份恐惧我依然在心中,张老师在写作班谈到:也许我们一生都会以恐惧相伴,对待恐惧唯一的方式就是直面恐惧,用心记录下让我们恐惧的人和事,努力去改变,能改变的事情一定不要恐惧。这句话,引发了我的共鸣。
3.写作是人的一种通用能力,是终生的通用能力
张老师说:写作应该作为每一个人的一种通用能力来培养,而当下的教育却把它变成了考试的手段。
写作是一种交流,写作应该是人的天性,人生来需要表达,也会表达。为何这份天性,却成了我们的短板。究其原因,在于我们过早的让孩子去写,给孩子定的标准过高,逐渐的让孩子失去了写作的能力。
写作是一种语言能力,当一个人能够从容,自由,词文达意的表达自己的见解时,作为个体的人是感觉特别舒畅的。当这些不能达到时,就会有一定的言语堵塞,进而到情感堵塞。可见,写作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特别是老师这个职业,是吃开口饭的,要通过自己的言语方式影响孩子成就自己的教育事业。其实,写作业简单,我手写我心而已。但是,就是这也是有难度的。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张老师给出的锦囊妙计就是马上去写,写了才有感觉,就会去除掉束缚自己写作的各种枷锁。写作的核心就是生命的意义,每一个有生命自觉意识的人都需要写作。写作是为自己而写,是为记忆而写,是为生命更美好的成长而写。这种成长需要被鼓舞、被认可,从而使自己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