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诉”心声,笔“说”情怀。回民小学近年来发起了“教育教学故事与心得分享”活动,倡导老师们运用文字记录教学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旨在为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弘扬教师美德。不忘教育初心,感悟教育真谛。用心阐述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怎样俯下身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保持内心丰盈、乐观向上。爱每一个孩子,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工作与生活变成文字、变成书,从而留住情感、留住思想、留住生命。
于永正先生笑谈自己的写作目的时说:写,让我变成了一条猎狗,瞪大眼睛看世界,张开鼻孔嗅四周,竖起耳朵听动静。干什么呢?搜寻搜寻生活中的真善美呀,是的,写让我读书有了动力,看看人家是怎样看待教育教学的,人家是怎样做的,人家是怎样研究学生的,人家又是怎样写的,读与写是洗洁剂,经常洗去自己头脑中的污垢,独与写也是充电器,不断为自己的大脑注入新的理念和动力。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往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实践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路走得越来越正了,越来越直了。写充实了我们的人生,成就了事业,并且让人生留痕,过去的事情用文字凝固下来就会成为永久。哪怕把它放在抽屉里不写出来终究只是一种记忆,而记忆是不会长久的,记忆一旦失去了消失了过去就也不复存在了。人应当有追求,有抱负愿意长,但为实现理想的付出一定会收获充盈,会收获习惯,不至于赤裸裸的来赤裸裸的去,最终两手空空,这样至少对得起生我养我的父母,对得起教育我并寄希望于我的老师。
我们的故事和文章不是在书斋里想着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们写的都是我们自己的故事,是我们的经验体会和感受,没有食而言会更没有抄袭,偶尔引用别人的话,是因为他的说的对引起了我的共鸣,或者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增加说服力。为什么叶圣涛陶行知的书好多,为什么外国的马卡,连柯苏霍姆斯基,雷夫艾斯奎斯写的书也好毒,是因为他们的书不但好懂,并且让我们感同身受,引起了我的共鸣。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把工作做好,课上好,否则写什么还要会思考,会感受少了这条也不行,没有消化生活的胃对所从事的工作就不会有深切的体察和深刻的认识,就概括不出规律性的东西。于是我有了与此,我有了许多故事和体悟,于是写的习惯让我把它们形诸文字,于是有了这一套书。做出来的文章是鲜活的可感的,有生命张力的,因而更具有可读性和留存性。
“一身正气,弘扬师德”。从点滴入手,讲好教育故事。我校积极鼓励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的具体例子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利用国旗下的演讲和周例会以及校园广播等时间,把这些真实、真情的故事分享给老师和学生们。学校还依托校本培训、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提倡每一位老师阅读一部教育名著,撰写一篇读书心得,并时常共享彼此的教育故事与心得,实现教师思想交流、观点碰撞,历练师德修养。弘扬师德正能量,树立教育新风尚。
自活动开始,老师们把在教育历程中发生的故事娓娓道来,一个个故事诉说着老师们对学生的良苦用心,真诚而又亲切,如同一阵春风吹来,温暖着每一个回小人的心。体现着教师们对工作的无比热诚,他们的故事不仅能给人启迪,而且也是他们用心、用情、用智慧,聚精会神、全力以赴投身教育事业的精神体现。他们不仅在用自身行动证明着爱是最好的教育,也用自己的笔记录下来了这些爱的故事,每一次教育故事的分享都是师生之间一次心灵的洗涤,使得互相之间多了些理解与包容,也让孩子们不断受到感染,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正能量。
教学心得感悟以及教育故事的记录和分享,记录了老师的职业过程,坚持下去这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和素材,并且这些分享是来自于每个人的日常教学,内容或许愉快,或许难忘;或许搞笑,或许感人。或许能够引起共鸣,或许戳中了谁的内心。大家在倾听之中思考,便慢慢多了感悟教育生活的心情,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职业情怀,同时对于偶尔产生的职业倦怠具有改变的意义。学校还把每一位老师的教育小故事,整理装订成册,它是我们互相借鉴学习的原始材料,也是我校宝贵的教育资源,为学校发展带来了宝贵的正能量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分享教育故事这件事贵在坚持,当简单的记录成为了习惯,我们的工作也变得更加有趣。那些曾经被忽略或者遗忘的细节,才是给我们教育生活添加的幸福佐料,忙忙碌碌之余,回头看看自己的记录,成就感自然是有的,当然还会多些释然,多些经验,也多了许多经历。一群教育工作者如益友坐在一起,谈谈自己的经历,听听别人的故事,互相之间鼓励打气,增强归属感,也是对工作压力的释放,听着同行们的故事,内心也多了些从容。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我们记录下这许许多多的故事时,或许我们也留住了时光。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以无悔的青春,将有限的生命投身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为我校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我们将继续立足岗位努力工作,用心讲好“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