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孩子实在太不懂事了:世界上最伤人的误会,就是父母和孩子的误会》笔记1
这世界上最伤人的误会,恐怕就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误会了。父母认为:“我那么爱孩子,把最好的都给了孩子,但是孩子却毫不领情,叛逆难驯,实在令人心寒。”孩子却说:“孩子的天性是忠诚于父母,但是为什么‘伤害’我最深的也是父母?”
案例:
孩子的父母早年离异,当他还在婴儿时期就被送到爷爷奶奶家生活,父母在其成长过程中基本是缺位的。
与孩子关系比较亲密的姑姑嫁人后,相处的机会越来越少。孩子变得叛逆,不懂事等。
第一,父母角色缺位,带给孩子的是一种终生无法磨灭的阴影,对他来说,深刻的“被遗弃感”深入骨髓。
第二,他因为没有得到优质的亲密关系,没有获得情感链接,所以内心对于情感方面的渴望极其强烈,但同时,又出于强烈的本能的防御心,所以导致了他行为的“纠结”:一方面渴望和亲人(姑姑)发生链接,但同时又不知如何在关系中相处,他表现出来的不合群、冷淡、不懂事,实际上都是源于这种深层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
第三,出行过程中孩子看到姑姑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面,对他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刺激,这种刺激会激发他内心深处的被遗弃感和自卑感,他会因为受伤而产生一种无名的愤怒,正是这种情绪导致了他的那些“令人生气”的行为。
第四,当亲人只看表面现象(他的不合群),却无法感知孩子的内心世界,无法理解他的感受时,孩子感受到的是一种伤害的叠加。他会更深地进入防御模式,将自己包裹起来。当他听到在自己贫瘠的感情世界里,几乎是唯一能给自己亲近感的姑姑也在背后责骂自己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他对世界的不信任感和孤独感全部爆发出来。他的暴怒,几乎是一种自毁的倾向。
第五,孩子后来的主动示好很大程度上不是他“认识到自己错了”,而是因为他内心深处不敢真正地断裂关系。
第六,我有理由相信,这个内心世界千疮百孔的孩子将用他的一生修复创伤,最好的结果是修复社会的使用功能,但是不会完好如新。也许他还会一生纠缠在“关系”的漩涡中——极度渴望关系,但又恐惧关系,左右摇摆,纠结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