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日,论为学工夫。
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译文
一天,大家讨论做学问的功夫。
先生说:“教人做学问,不能偏执于一边。人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容易心猿意马,不能集中心思,而且所考虑的更多是私欲方面的东西。故而要先教他静坐,使其停止思虑。久而久之,待得心思稍能安定。但如果只悬空静坐,身如槁木、心如死灰一般,也没有作用。这时需要教他内省体察、克制私欲的功夫。省察克制的功夫在任何时候都要持守,就像铲除盗匪,必须要有彻底扫除的决心。闲来无事的时候,要将好色、贪财、求名的心思逐一省察,务必要拔去病根,使它永不复起,才算是痛快。就好比猫捉老鼠,一边用眼睛盯着,一边用耳朵听着,私心妄念一起,就要克制它。态度必须坚决,不能姑息纵容、给它方便,不能窝藏它,不能放它生路,这才算是真真切切地下苦功,才能够将私欲扫除干净。等到没有任何私欲可以克制的时候,自然可以安安心心地坐着。虽然说‘何思何虑’,但这不是初学时的功夫,初学的时候必须去思考。内省体察、克制私欲就是使念头诚敬,只要心念所思均是天理,等到心中纯然都是天理,就是‘何思何虑’的境界了。”
注
【槁木死灰】,参邓艾民注,《庄子·齐物论》云:“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端拱】,陈荣捷注,端坐拱手。
【何思何虑】,参邓艾民注,《易经·系辞传下》:“《易》曰‘憧憧往来,朋从尔思。’子曰:‘天下何思何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过此以往,未之或知也;穷神知化,德之盛也。’”(第五章)
引陈荣捷注,佐藤一斋云:“到得天理纯全,是所谓‘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中庸》第二十章)者。故曰:‘何思何虑。’”
引陈荣捷注,三轮执斋云:“今案:以何思何虑为自然的地头。故曰:‘非初学时事。’是盖先生前说乎?《答周道通书》第一四五节曰:‘《系》言何思何虑,是言所思所虑,只是一个天理,更无别思虑耳。’可交考。”
引陈荣捷注,但衡今云:“不云无思无虑,所思所虑,而云何思何虑者,盖以无思无虑,则堕断灭。所思所虑,则沦执著。阳明只思一个天理,犹嫌沾滞。”
笔记
教人做学问,不能拘泥于一种定式。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状况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
初学的人心猿意马,可以用静坐的方法帮他止息思虑。但是如果沉溺于静坐,就容易滋生喜静厌动的毛病,而且遇事时就慌乱了。所以要教他省察克治。
省察克治的功夫就是时时处处,像猫捕老鼠一样盯着自己的各种私欲,把私欲拔除,斩除病根。
到了那个没有一丝一毫私欲可以克治的时候,就可以收放自如了。那个时候本心之光明就恢复了,达到了万物一体的状态。
学习要因时制宜,不贪求,不粘着。扎扎实实做省察克治的工作是不可间断的,如果心猿意马时可以静息止虑。静坐是为了让心安定下来,然后可以做省察克治的工作,不是为了享受静坐带来的安宁,只有省察克治的工夫下到了,私欲才能去除,才能达到何思何虑的境界。
另外,私欲可不止是名货财色,凡是有我之处,便有私。比如写文章时,有没有一丝轻慢之心,浮躁之心,倦怠之心,苟且之心?又如在回答读者问题时,有没有一丝傲慢之心,敷衍之心,固执之心,争胜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