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
闫学
授课过程:略
【说明:由于第一篇耗费了我大量的精力,脖子到现在还是疼的,所以这篇的教学过程我就不一个字一个字打了,有时间找个代打。】
闫老师的课真正体现了什么叫简简单单教语文,老师讲得轻松,学生上得轻松,我听得也轻松。整节课上书声琅琅,孩子们在闫老师的带领下反复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情感、读出语感,真正做到了“其言皆出吾口,其义皆出吾心”。孩子们由开课的沉默无言到积极展示,充分展示了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这节课值得学习的有很多,我归纳为几个关键词吧。
第一个关键词:尊重
作为一个老师,面对的不是一个个体,而是群体。课堂上处处体现着闫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与爱。请看以下几个片段:
1.当老师在出示了目标“祖父的园子是__________的园子”后,有一个学生答道:春意盎然,闫老师笑眯眯地问:“哟,这个词可不好写,你会写吗?能把它写在黑板上吗?写得时候注意把字写端正。”
2.当闫老师出示节选的一段《祖父的园子》让学生读时,学生读得不太顺畅。闫老师说:“第一次读这样充满个性的语言,基本顺畅,不错。”
3.当学生说到这是一个适合鸟儿嬉戏的园子的时候,闫老师首先肯定了他的答案,但请他试一试能否再换一个更恰当的词,学生经过思考说出了“生机勃勃”闫老师大加夸奖:这个词特别恰当。
4.当闫老师问到学生对萧红的代表作《呼兰河传》了解多少时,全班没有一个学生举手。闫老师说:“没关系,这不怪你们。因为我们没有读过嘛!如果我们今天发的是课本的话,左下角是有注释的,大家一看就会知道。接着为学生简单介绍《呼兰河传》。
学生为什么在课堂上会放松,因为老师的宽容、尊重与爱。其实就是让学生板书这个词,可是闫老师却说了这么大一串儿话,看起来罗嗦吗?不然,这正体现着老师对学生的赞赏与尊重。正是在在闫老师的鼓励下,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思维越来越开阔,精彩词语接连不断。
第二个关键词:艺术
不要一说到“艺术”,就想起悦耳的音乐,柔美的舞姿,课堂教学也是一种艺术,俗语说的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批评学生亦然。在赏识教育弥漫的今天,有多少老师的公开课上不敢批评学生,生怕触及这根高压线,课堂上叫好声一片,有些老师对于学生错误的发言不置可否,公开课上的老师真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岂不知过多的不切实际的表扬一样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看看闫老师怎么做吧:
1.老师出示了《祖父的园子》第15自然段,让学生读,学生读得比较流畅时,闫老师如是说:“嗯,读得比较流畅,但节奏欠缺”
2.当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后,老师说,谁能读出文中事物的自由,她就要也变成那个孩子选择的事物,当挑到一个变成“倭瓜”的孩子时,那孩子并没有读出倭瓜的自由,且开始漫无边际地自己发挥“倭瓜爬到美国……”下面的我真替他着急:这孩子,让你读,好好读不就行了,还爬到美国呢?够关心时局的。闫老师及时打断了他,笑着说:“哎,我爬到那儿那是我的事儿,你得先让我变成倭瓜呀!”一句话说的听课老师和学生笑了。那变“倭瓜”的孩子的思绪老老实实从美国回来了。
瞧,这就是老师批评的艺术,就这么简单。慢慢修炼吧。
第三个关键词:智慧
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没有学生发言时,你会怎么做?是着急?是生气?是愤怒?都不是。
1.“谁愿意变成倭瓜?”没有人举手。
“哦,没有人愿意变成倭瓜吗?”没有人顾忌老师充满期望的眼神。
这帮孩子,变啥不是变?照顾下老师的自尊嘛!真是急人。
“真的没有人愿意做倭瓜吗?要知道‘物以稀为贵’啊,”闫老师仍是笑眯眯的。终于一个孩子来救火了。
2.“谁愿意变成黄瓜?”又是一片哑然。
“要是刚才的机会你没抓住的话,这次的机会可千万不要错过了。”这句话果然起作用了,有两只小手举了起来。
从始至终,闫老师始终笑眯眯的,不急不躁。从闫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要有除了精湛的教学技能以外的自己的教学机智。
第四个关键词:选择
《祖父的园子》是一片经典的课文,可是经典的课文可教的面比比皆是,拿这篇课文来说,第二自然段的语言很美,中间内容是我跟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有趣,后面的内容表现园子里的事物很自由,课堂上关注面太多,又容易顾此失彼,如同猴子掰玉米,到头来什么都得不到。而这些也是我们平时上课时苦恼的问题,尤其是长课文,到底该如何教?怎样选?这节课也为我们指引了方向,长课文的教学不能面面俱到,就要有所选择,有所舍弃。这节课抓什么?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闫老师选择第15自然段作为切入口,可谓是匠心独具,是呀,连一切事物在祖父的园子里都是那么的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何况萧红呢?在完成第15自然段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明白文章的表达方——法“借景抒情”,再由“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句话入手,由物及人,那么学生对祖父对萧红的爱与宽容体会就更深了。课文讲到这里并没有止步,而是引入了《呼兰河传》中另一个小女孩作为童养媳的悲惨的故事,一悲一喜,更衬托了祖父对萧红的爱。可见,除了在本文的解读上下功夫外,文本内容的选择及拓展资源的选择也很重要。
【老毛病,最后还是要说一点自己的不同看法:】
1.这节课上时间分配上不太均衡,朗读的时间给得过重,到后面学习萧红在园子里的活动内容处理上明显感觉时间紧张,处理略显潦草。
2.错过了很好的练笔或练习表达的时间。当学习第15自然段时,我觉得完全可以让学生选择几样事物练习说几句话,甚至是写下来,如果是我的话,我会这样引导:祖父园子里还会有哪些事物?他们都会怎么自由的展示自己,让学生说一说或写一写,既巩固练习写法,又锻炼孩子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3.这节课都有个很大的遗憾,没有给孩子质疑的环节,不管是专门的质疑还是学习过程中都没有呈现。我想学生若能通过阅读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是不是会更有价值?
4.还有一点很奇怪:闫老师为啥不自己写课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