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的好,“不疯魔不成活”,它指的是一种职业精神,敬业。更深一步,“不疯魔不成活”是一种境界,一种极痴迷的境界,无论对戏还是对事物具有一种深深的迷恋,这种迷恋让人深陷其中,如痴如醉,忘我地全身心付出。
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林徽因在【悼志摩】一文中谈道一件事,说徐志摩在伦敦经济学院求学时,适逢有一天大雨倾盆,“落汤鸡”的他猛然扯着正在校舍攻读的源宁便往外跑,说是一起到桥上等着看虹。源宁怔住,呆若木鸡不从,劝说他也不能去,说英国湿气重岂能小看,趁早把湿衣脱掉,换上雨衣再去。徐志摩没等他说完,一溜烟跑得没有影儿,继续冒雨跑到桥上去等着看虹。
之后,林徽因问徐志摩怎么就知准会有虹,到底在雨中等了多久,虹看到没有。徐志摩得意地说:“完全是诗意的信仰”,让她几乎要哭出来。
什么是“诗意的信仰”?这纯属是对信仰的热恋与执迷不悔。有坚定信仰的人如把这种“疯魔”用于生活,那就是对艺术的疯癫,对朋友的忠诚,对生命的狂热。他们比常人更热情赤诚,更痴傻可爱,更天真浪漫,更纯情固执,对自然万物怀有深切的信仰,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执着情怀。
“不疯魔不成活”到底是种什么状态?身处其中的他们,在别人眼中永远是长不大的孩童,精心生活在自我所构建的理想王国,不为俗世万象所左右,为了一份灵异的感动与特殊的境遇,忘了世间一切,于生命的惊涛骇浪中只管冒险前行,义无反顾。
他们可以跋涉千山万水去看望多年不见的旧友,只为说上一两句觉得温暖而平淡的话;他们可以忍饥挨饿,盘旋于崎岖的山路来回奔波为的只是采一把倾心的野花;他们抛弃优裕的生活环境,为的只是写几行一文不值的诗作。
进入这种“疯魔”状态的人,其思想活跃而纯真,过去到未来,有知到无知,意识到无意识,世相充盈,万物驰骋,林秀花吐,荡胸层云。哲学,艺术,人性,都似乎与他们有关也无关。思想凡身来去自由不受任何有形的物质所牵制,身份地位,名利荣耀,于他们皆是浮云一把。一切的风云变幻在他们眼中全都简化成一种纯净的至真至纯的信仰,这种信仰赋予他们的是无穷无尽的力量,维系着不可摧毁的信念与韧性的倔强。
处于这种“疯魔”状态的人们,他们敢于直视自己,面向自然,坦然与灵魂一起歌唱,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指引下完成着“不可理喻”的灵魂绝唱。
“真正的伟大,是脆弱的凡人之躯具有神性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
生活,总是如此精彩。当我们在叹息、抱怨、徘徊不前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追求生命意义的力量。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里微小不过浪花,如天地之蜉蝣,沧海之一粟,但是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每一个生命,只要去不停歇的探索,疯魔于自己的生活,疯魔于自己认定的意义,疯魔于自己的追求,这个世界上就有你存在的理由,也会让你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