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记得第一次敲下代码的时候。当时在小学的计算机课堂上,老师带着学生用FrontPage和JavaScript效果库制作网页。现在回头想想,在21世纪初,我们的小学简直潮得没朋友。
从小到大做了许多化学实验,高锰酸钾高温加热产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看似是一个创造的过程,实际上这些反应已经被无数应试生翻来覆去的做得厌烦了。用同样的输入得到的永远是同样的输出。想要用化学反应创造新的东西,可能需要花个几十年。
而程序设计不一样,再小的程序都可以有无数种不同的写法和效果。从小学蹩脚地粘贴效果脚本,到如今可以和一个团队共同构建产品,自始至终创作新东西都是一种欲望。能同样让我发现这样的欲望的地方是音乐创作,只可惜我学艺不精,没在这方面施展出过多少。
欲望都有其美好的一面,也有其让人一筹莫展的一面。创作是一种欲望,它让你希望立刻打开电脑,开始工作;但它也让你忘记了在付诸实践之前所应该做的一些必要的准备。现在我们知道,在一个项目开始前要做需求文档、快速实现一个原型、做好可测试的基础。如果不做这些准备,那就是在为项目黄掉做心理准备。
这些准备经过归纳就成了工程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软件工程学的基石已经非常地稳固。构建一个软件产品的难度相较十年前已经是微乎其微。换句话说,都是套路。
做一个App是很容易的事情。互联网里面流行一句话,“我有一个点子,就差一个程序员了”。的确,一个程序员的确可能做出一个你想要的产品。可是做完之后,你真的可以感到如释重负,摆好姿势坐拥金山了吗?
于是你将产品投入市场,砸了投资人95%的投入。眉头从舒展到微皱,再到紧锁,可能就是几天的时间。你发现自己的产品不被市场接受,没有人愿意购买。这还是在你的App是被完美地完成,不存在任何需要修复的问题的基础上 ——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很不幸,虽然在技术层面上是做了一件有充足准备的,但有一个事实却经常被忽略 —— 创业也是创作,而且是比做一个App更大的创作,它所需要的准备远比做一个App来得复杂与重要。你需要一个强大的框架来支撑每一个决策。
那么就选择去上一堂创业和产品设计课程呗。你学习了基本的市场营销理论,知道了Customer Segmentation,知道了前期调研、用户访谈的相关技术,聆听了无数成功的互联网(或者“互联网+”)的成功案例。你终于知道了如何为自己的产品找到合适的市场。
但就有如九年义务教育一样,学习了无数别人的事情和别人的发现,但是你很少学到关于自己这个人本身的事情。尽管学富五车,到最后可能连自己喜欢什么、想报什么志愿都不知道。所以他们有一部分人最终选择了赌博,就赌一赌吧。
开始创造一个创业产品,而没有对自己的深刻了解,就是一模一样的赌局。我翻译了一篇文章,名叫《莫止步于为产品匹配市场》。文章揭示了人本身和他的互联网事业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要Know Thyself(了解你自己)。
了解你自己和目标市场之间的关系。
很长时间以来我一直认为我自己应该投身到程序设计教育中去。我能够独立完成课程的设计,能一个人花两小时让一群电脑都没怎么摸过的人用代码编写出自己的简历网页,能够联系到一些还不错的社会资源来学校里面开讲座 …
一开始我觉得我简直是为了计算机教育而生,风生水起地折腾了半个学期。到后来我发现,我其实会更根据他人对课程的评价来设计课程,而非根据我自己的想法。意识到了自己实际上是为了别人的注意而在做这件事情,而非真的对学生们抱有很强的热情,我决定暂时不再进行这些课程的授课。
我在学校以社团形式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达二十几次,每次都是两个小时,总共持续了一年半。对于大学生涯而言,不可谓不是一段很长的时间。然而在认清楚这个市场并非我所能热情地坚持下去的以后,或许勇敢的退出是一种保全大我(寻找正确的方向)而牺牲小我(获得它人的关注)的选择。
为了做到了解目标市场和自身的关系,一个人需要知道尽量多的市场。你可以通过走出去和他人交流来获得新的市场灵感,但这可能是远远不够的。我的习惯是在互联网上订阅许多的内容源,让内容主动被推送到我的邮箱里面。
例如Nugget,它会每天推送一个经过提前筛选的商业模式并发送给我的邮箱,另外还可以在论坛中和其他人讨论。从这里我可以学到一些只有西方国家才有的商业模式,例如Food truck;另外比如时尚行业,这是我从来不曾染指学习的行业。我对如此形式的探索极度着迷。
了解自己和产品之间的关系。
我不会为一家这样的公司工作 —— 这家公司的产品,作为员工我自己都不会很频繁地用。了解自己和产品的关系,可以和产品产生一种微妙的联系。
我去年在Yelp(国外大众点评)实习。每次在外吃饭我都一定会尝试先用Yelp搜索我喜欢吃的东西。在搜索的过程中,发现某个按钮按下去竟然是没有用的,我就打开邮箱给产品部门发邮件,或者至少在我们的小群里面吐个槽。因为在我眼里,一家上百人的公司赖以生存的根本就是这几百人对产品一点一滴的付出,哪怕只是小小的吐槽。
然而对于一款我本身不用的产品,我根本不会尝试和它建立任何联系。换句话说,我和公司、产品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洁的金钱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产品的提升将做不了任何提升。员工不参与产品的提升已然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了,更别提那要做掌舵人的人。
找到合适的市场和产品将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有成功的青年创业者,他们很幸运地在二十几岁的年华里就找到目标。但那毕竟是少数人。至少对于我而言,我不认为我要因为他人的幸运而不满现状,于是急着在万众创业中插一脚。
寻找方向的路上往往产生小我和大我的碰撞,现实和未来的碰撞。小我就好比数学中常提到的局部最优,那个让你容易满足的解。但是为了跳出局部的解,你必须勇敢的踏下山去,寻找那个最终的全局最优 —— 大我。
换个角度看,这个寻找的过程本身已经是创业的开端。它在需要毅力的时候更需要勇气 —— 能看清不合适自己的现状,咬咬牙抽身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