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五型人格特质”中“神经质”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测出偏高说明什么?
“神经质”与“神经病”完全无关,心理学上,“神经质”代表情绪的不稳定程度,它反映了自身对情绪的调节能力,神经质得分较高,说明情绪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更容易体验到愤怒、焦虑等消极情绪,得分低的人说明情绪调节能力强,受到外界影响后也能快速稳定。
2. 总是喜欢拖延,重要的活总是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工,该怎么做?
第一步,统筹所有待办事项
将一天要做的事情列个清单,然后按照优先级排序,优先做优先级高的事情。
第二步,逆向规划
你先想想看,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要完成这个目标,之前要完成哪些小任务,在完成小任务前,要做哪些准备?从终极目标倒退到最初的起点,就会知道该从什么地方着手了。
第三步,找准自己的节奏
每个人的精力分布不同,找到自己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
“打败拖延”这个话题,似乎是老生常谈了,昨天读《精准努力》刚好也提到了如何摆脱拖延症。
想要摆脱拖延症,首先需要想清楚我们为什么会拖延?
第一个原因,是你给自己设置的任务太艰巨了,或者任务本身是你没有办法胜任的。
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完美主义,因为不想面对不完美的自己,所以迟迟无法开始。
第三个原因,是对未来的自己过于自信,人总会低估未来任务的难度,因为觉得未来的自己能花很少的时间完成任务,因此现在有足够的时间来拖延。
第四个原因,是我们的大脑会小看未来的收益而看重现在的收益,努力学习和努力工作所带来的好处,和马上去打游戏、看电视带来的好处对比起来并没有那么明确。
第五个原因,是自我欺骗,这一条也是最有意思的,而且刚刚发生在我老公身上。
昨天晚上老公睡前跟我说:我有一份材料现在没有思路,也不想熬夜,所以决定明天早晨六点半起来写。结果第二天早晨他的确起来了,但起床后并没有马上去写材料,而是先把家里的三个猫砂盆铲干净,然后拿吸尘器吸了一遍地,甚至把脏衣篮的衣服都放进洗衣机开始洗,之后才坐在电脑面前准备开始写。可是这个时候又发现,电脑待机一整晚,已经撑不了几分钟了——于是写材料这个任务又被拖到了上班后完成。
这就是所谓的“家务陷阱”,做家务是一件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做起来难度又不大,所以我们心安理得地用这种简单的任务,去替代真实的、重要的、困难的任务,这就是自我欺骗造成的拖延。
因此,解决拖延也应该从这几个方向入手。
第一个方向,叫“吃掉青蛙好吃的部分”,也就是课程中提到的逆向规划,把“青蛙”——一天中最难的事进行解剖,先完成自己喜欢和能做的部分。
第二个方向,叫“成就感分级”,这是解决完美主义的一个好方法。例如你为自己设定了七点到达自习室,并学满十个小时的目标。那么能够完成这个目标,就达成了一级成就感。如果很不幸地没能在七点到达自习室,那么九点到达,学满八小时,就达成了二级成就感,以此类推。成就感分级的方法能够使我们在发生不完美的状况时,依然有动力继续坚持而不是放弃,因为只要坚持下去至少能够获得某一级别的成就感,做得差也总比不做强。
第三个方向,就是让未来的利益足够大,或者在眼前可见。设置里程碑式阶段性目标,以及将目标具象化为一张图片,都是不错的方法。与之相对的,就是让拖延带来的坏处变得更加清晰,令人恐惧及厌恶,例如打印一张表格,每失去一天就划去一格,你会发现,时间真的太少了,我们拖延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