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民追剧《人民的名义》,很多报刊媒体也对全剧的情节、人物、演员角色表演等百种夸,千种赞。对这部剧我有看但没追,我更喜欢下载到Kindle,慢慢品读。
侯勇(赵德汉扮演者)一直是我喜欢演员,他每次扮演的角色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这是他第一次演反派。戏中赵德汉哭诉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侯亮平回了一句“农民怎么会生你这样的儿子”,这一情景令许多观众动容。他说这样的话,也是有感而发,但在观众听来会很痛心。当赵德汉痛哭流涕跪倒在地,请求宽大处理,不希望给年幼的儿子和年迈的父母留下太多心理阴影时,观众既恨这个贪官,又同情这个既是父亲又是儿子的角色。正如原著小说作者、编剧周梅森所说,落马的贪官不是魔鬼,“没有人天生就是贪官,《人民的名义》真实生动地还原他们,塑造有血有肉的人。”
“爱屋及乌吧”因为喜欢侯勇,所以对赵德汉这个处长的贪污受贿行为一直恨不起来,相反,结合现在的民生之痛,我宁愿喜欢“国家某部委的项目处长”赵德汉。
有人可能会问,这可是一个贪了好几亿的官啊,你为什么要喜欢他呢?
我觉得平民百姓生活中的不易,像赵德汉这样的贪官如果多一点,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中国房价的持续增涨,工资赶不上房价,太多太多人买不起房子,但是还有好人买得起而且买走了太多的房子。所以,相较于那些有几十套甚至上百套房子的贪官而言,候勇扮演的贪官赵德汉轻而易举地赢得了我的好感。
试想,如果多一些赵德汉这样的官员,把数以亿计的现金藏在墙壁、床和冰箱里,一分钱也不敢花,客观上就起到了收紧银根、抑制房价和通货膨胀的作用了。如果他的几个亿不被发现,就意味着央行少印了几个亿。在此意义上,像赵德汉这样的贪官也算得上是抑制通货膨胀的秘密武器。
这是一个多么朴实的干部啊!他一边吃着泡面,一边冒着生命危险守着几堆被他辛苦诱捕的超发的人民币,对冲这些年来央行滥发货币给人民带来的伤痛。就算是被抓捕以后,赵德汉也只是泪流满面地责备自己“我是不是有病啊”,而一点也不认为这个时代有病。
我觉得赵德汉这个角色有点悲凄的美,还源于书中的这段描写:
赵德汉把梦幻般的目光投向铁柜:好看,太好看了。小时候在乡下,我最喜欢看丰收的庄稼地,经常蹲在地头一看一晌午。我爱吃炸酱面,更爱看地里的小麦。麦出苗了,麦拔节了,金灿灿的麦穗成熟了……看着看着,肚子就饱了。赵德汉声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几辈子的农民啊,穷怕了!看钞票,就像看小麦一样,看着心里踏实,看着精神满足。看久了,钞票上会泛起一片金光灿烂的麦浪呢……
这人真他妈的奇葩一朵,竟然能把贪婪升华为田园诗意。
赵德汉受过高等教育,内心还是一个充满文人情怀,随时保持田园诗意的一个人……这样的一种人你恨得起来吗?
田园是一种状态,它在每个人的心中,包括赵德汉。纵观中国文化史,国人对田园生活都是充满了向往与憧憬,因为田园本身是个极美极安静的词语,闻之便从心底升腾出一丝归属感。所以赵德汉在即将被带走的那一瞬间,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可以说他始终不忘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那么田园到底在哪呢?为什么从魏晋陶渊明开始,很多文人,包括赵德汉,对田园情有独钟呢?
其实田园不是个地方,它只是一种状态、一段心情。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田园,都可以历尽世事后为心灵找一个栖息地,所以才有那么多文人辞官归隐、武将解甲归田。
虽然是五柳先生开创了田园诗体,但田园并不独属于陶渊明,属于所有心怀田园梦想、安宁地渴望归属的平凡人。
田园是引领我们的生命从喧哗走向宁静的诗意回归,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必须重回山林做回隐者,只要心中有托付,心中有静谧,处处可以是田园。
田园并不遥远,也许它就在写字楼边,也许就在你疲惫不堪工作之后,也许就在你远行归来的那个时分,只要你愿意,你便可以得到那份田园般的安宁。
陶渊明的田园情怀有两个突出特点,便是“任真”与“守拙”。
任真,是指一个人内心的率真,天性本真的流露,这刚好反映出赵德汉内心深处的一种本真。
而守拙是指守得朴拙的自我,所以赵德汉始终住在七十平方米左右、老旧不堪的机关房改房……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田园,虽然田园里气象万千不一而同,可那份纯真明净的赤子之心是相通的。回归田园不是逃避,而是主动的心灵充电。因为只有懂得回归的人,才能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更远。
(本文纯属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