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读到梁文道先生推荐的《一个人的电影》这本书,这本书集合了很多人的文章,写出了他们和电影之间发生的故事。而我,其实和电影间有曾有过不怎么密切的触碰。
小时候,家里只有一台14英寸的彩色电视,那是我们家里最贵的一件电器了,是妈妈嫁给老爸的时候带来的嫁妆,是姥爷买的,据说当时花了一千多人民币呢。当时是86年,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但当时也只是开放了一些沿海城市,农村的生活依然很穷。很多人家里都还没有电视机,妈妈说我们家是最早买电视机的。每每说到这里,妈妈都难掩激动之情,兴奋和得意全都表现在脸上。据妈妈说,那时候,每天晚上我家都会聚集很多村里人,大家都到我家看电视。尽管电视只有几个台,节目也并不是多么好看。可大家伙依然兴致颇高,一到晚上我家如往常一样门庭若市,挤满了人。
我的家乡是很穷很偏僻的村庄,村庄在群山的包围下显得很是渺小,在那渺小的村庄里,成长着一个小小的小孩。小时候我从来没有听过村庄里的人谈论电脑、互联网这些东西,当时已经是世纪元年2000年了。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网站已经一年多了,李彦宏成立百度也一年了,马化腾已经在深圳成立腾讯科技两年了,周鸿祎创立的3721中文搜索也已经开始盈利了。傅盛也已经从山东工商学院学院毕业了,只身勇闯厦门了。 而我的家乡,这时候依然很穷。我也是个不问世事的小孩。
一天傍晚,村庄里的喇叭传出了村长那混粗而又略带沙哑的嗓音。:“村民同志们,村民同志们,几褐有上咋村放电影来,在配电室那长,大家伙没有事来晚上去看电影。” 正在街上玩的我一听到这消息兴奋地跑回家,胡乱的吃了几口中午的剩饭,天黑了搬着小板凳就往配电室那跑。没想到,大家伙早早在那等着了。有坐着的,有站着的,有左手拿了块馒头,右手拿了根大葱的,还有坐在平方上的,大家都在聊天,现场声音很嘈杂,当然这一切都在电影放映之前。
电影放映开始时,现场瞬间鸦雀无声,大家都不想错过每一帧画面和每一句演员说的话。那个时候放电影是很难的,往往都是几个电影放映员负责一个镇的电影放映,可一个镇有一百多个村子,只有一套设备,只有几个放映员。来一个村子放过电影后需要好几个月才能再循环回来一次,所以大家伙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电影,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放映电影前和放映电影后的巨大差别了。后来,为了让大家一个月看一次露天电影,大家想了很多办法。
一部90分钟的电影需要拷贝4个盘,一个盘20多分钟,这时候就需要放映员跑片了。跑片就是这个村子放完一个拷贝,赶快送到下一个村子,对于放映员来说这是很累的,辛苦了。
2015年,现在手机、电脑、互联网下的大时代已经到来,全世界都连接成了一张蜘蛛网,大家可以随时在手机或者电脑上看各种电影,想去电影院看也是很方便的,城里到处都是电影院。很方便,小时候,很向往自己可以随时随地看各种电影,随着科技的发展,当初的梦想已经变成了现实,可是我却越来越怀念当初在村子里看露天电影的日子。不知道是在怀念看露天电影时的那种气氛,还是小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我所知道的是,现在它们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是在我的心里,始终有一个角落,记录着小时候我那看露天电影的美好时光。
G��ty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