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本身就是本体,本体之外再无本体。
心中没有丝毫歉疚,没有丝毫得失,没有丝毫忧惧,不被七情六欲所控制,一片大爱,就是仁的状态。复杂一点说,廓然大公,不杂私欲,只有一片光明,无思无虑,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坦荡刚直,正气浩然。也是仁的状态。
每个人都能显发这种状态,但不能时时保持。
所以才有颜回三月不违仁的故事。在这种状态下,自然感觉到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充塞天地之间。能感觉到朱熹说的一片天理流行。也能感受到王阳明说的此心光明,夫复何言。
这时候儒家四书五经,乃至整个中华典籍的经,史,子,集,才会豁然贯通,自己活起来,不是读经,而是经来印证。像孔孟老庄,朱熹,王船山,王阳明,这些人,基本是贯通的,区别在于大同小异,大醇小疵。
仁的同一感受用了不同的词,当然同一感受也有深浅之分,只有穷理尽性,达到至诚至善,才是仁的圆满状态。
《论语》中,不同的人问仁,孔子的答案都不同,是因为每个人当务之急做的事不同,只有补了这个缺,才能接近仁。
像颜回的功课最高,要克己复礼,等于告诉他,要学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了,有没有机会治国是一回事,但一定要知道原理方法。达到仁的圆满状态,就能从心所欲不逾矩,就会无可无不可,无非根据时势而行。
孟子把孔子称为圣之时也,就是这个意思。他有尧舜这些圣王的本事,却没有时和位,所以做教育家。
至于颜回甚至早夭。但不管怎样,都是同一仁,没有优劣之分,心态都是无牵无挂的乐,颜回在陋巷不改其乐的乐。
不同的是,各自从天命,顺势而为,绝不妄为,做德不配位的事,搏得虚名。
孔子说富贵可求,牵马都行,不可求,虽然富贵也是浮云。可不可,只以仁为标准,不以其他为标准。安于仁,四通八达,只是顺势而为,才能无为而成。
进入无为法,跟佛、道,交集了。但是地基比佛道稳得多,所以不易走偏,走偏只是没有去掉私欲,但在用世上,至少会接地气。
而佛道,很容易不接地气,没有做人的地基,就算知道致虚极,见般若空性,难保不走偏,及时补救的也有,但很少,因为被架空后,就骑虎难下。三家自成体系,不能说谁是谁的基础,才能如何,不到最后一步,不可能圆满,才会以为有高低之分。
佛、道不如儒家扎实用世,只有先立人,立仁,安身立命,才能谈安心,谈超越。
这个时代,人喜欢追求高效,高能,高级认知,高维知识,动辄冥想,三摩地,自由,解脱。但是把最重要的立人丢了,所以才群魔乱舞,乱象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