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研究人类自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可以得知,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历经千辛万苦地在这平均海拔高于4000米的恶劣环境中生存了几干年并繁衍生息。在与自然界长期奋斗的艰难历程中,他们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了特殊的游牧文化,黑牛毛帐篷作为藏族最具标志性的文明遗产,在整个藏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是青藏高原游牧民起居原生态文明之一。
黑牛毛帐篷由黑牛毛织成的片子缝制而成,简称黑帐篷,作为一项流传于民间的传统手工技艺,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一定的意义。藏族黑牛毛帐篷,2010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一般缝制成长方形两大片,中间用扣环连接起来。藏族居住时,非常讲究地形,般择取吉祥和顺、近水避风之地扎篷立帐。扎帐时,门朝哪个方向,各家各有讲究,一般以朝低势、背风方向为宜。
所谓的“黑牛毛帐篷”,其外围共有9条长牵引绳,9根帐篷提绳杆子,大、小木橛子30个,大、小木制卡扣16枚,“V”字形牵引绳6条。帐篷内部用于固定帐篷顶部及前后左右上下的长度约36米的三股搓拧式毛绳8条;帐篷有4个角,内衬长1.6米的“面绳”共4条;帐篷顶部有“面绳”4根,各长约2米,还有长约4.8米的“面绳”2根。帐篷背面内衬“面绳”左右各1根,每根长约4米;帐篷前后左右垂地边幕固定“面绳”1根,长约4.8-6米,帐篷顶部用料为黑色牛毛褐子12条宽,帐篷前后用料约需褐子16条宽,其中两条褐子作为垂边。黑帐篷总长度约6-7米。“黑帐篷”的天窗有脊檩式横杄1条,横杄两端有牛的脊柱骨关节作为接塔机关,用两根长杆撑起橫杆,成为帐篷的脊梁。帐篷的长方形天窗的后极到帐篷的背面,共有6根等距离的连接绳,天窗的前极到帐篷的门楣,共有5根等距离的连接绳,帐篷内部的4个角,各有顶“角”帐杆1根。帐篷的天窗,有天窗盖一片,阴天可以盖住天窗,晴天可以掀开天窗盖。“黑帐篷”的开门处两边,还有褐子和白布并排的黑白相间的门幕,藏语称作“郭尤”。
随着人类历史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各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也是大相径庭、千差万别,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居住帐篷仍然是世界各地诸游牧民族的一个共性。东亚、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区的游牧民族居住也都是以帐篷为主,由此,从共性方面考察,帐篷的历史是极其悠久的。帐篷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特点,扎账形式也是千姿百态、形式多样,不同民族所编制的帐篷也是有着其浓烈的民族特色。
世代生活在青藏髙原地区的藏族游牧群众,普遍使用的帐篷都是黑牛毛帐篷,黑牛毛帐篷历史悠久、结构合理、形态独特,其形制中蕴含着藏民族丰富的人生宇宙、自然宇宙和宗教文化观念。黑牛毛帐篷多取材于牛毛和牦牛绒编制而成,它的编制式样繁多、做工复杂,种类更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在黑牛毛帐篷的编制过程中,牧民们主要以黑牛毛为选材,绒毛为底,分别将牛毛和绒毛捻成质线和底线,然后用自制的织褐机纺织成长条牛毛褐子。褐子口面宽1尺左右,长度因帐篷的前后径长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用这种方式和材料做成的帐篷在藏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经久耐用、冬暖夏凉、搬运便利,更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牧民们就地变废为宝的做法符合当今所提倡的绿色环保理念。
黑牛毛帐篷中有许多天才的手工艺术创造,无与伦比的艺术技巧,能深深打动人类的心灵,触动人类的情感。我们可以形象地看到当时的历史事件、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不同人群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思想与感情、艺术创作方式、艺术特点和艺术成就,显现出了勤劳朴实的藏族群众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对自然环境的礼待。
由于黑帐篷制作专业性强、传统技术靠口传身教,每个环节和步骤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来把握,年轻人都不愿学,艺也难精,后继乏人。黑帐篷制作的传统技艺面临生存危机,手工技艺落后,传统在流失,原来多风味的特色正在一步步消亡,使特色的手工技艺难以为继。随着流通领域发展的迅速,现代物质大大增加,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多样化,正逐步改变着传统的技艺文化、民俗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