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许昌李辉
看课,是因为没有机会出去听课而琢磨出来的方法,找到名师的课堂实录,一字一码的精读,一课一例的细想,探寻授课者的教学理念,发现讲课者的设计策略。我经常看课,从订阅的杂志上看课,从网络视频上看课,不管怎样,一个人只要想学习,总会有办法的。今天专心看了著名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师的《朱德的扁担》一课的实录,收获颇丰。其中,宋老师的两次“范读”和引导学生“积累词语”这两个环节,给了很大的震撼,找到了值得我学习地方。
一、课文可以这样范读。
范读是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经常用到的方法之一,这对孩子的朗读指导来说,最直接,最高效。课一开始,宋老师就大胆的设计了两次范读。第一次是声情并茂的朗读课文,并且在老师读的时候,要求孩子边听边圈画词语。宋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孩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第二次范读是老师读读停停,适当的穿插引读和提问,引导学在接读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收获新知。学生不知不觉的走进了课文,疏通了课文。这样,第一次的圈画朗读和第二次的串讲朗读相结合,是基于学情的设计,这样传授方法于无痕,理解课文于无形,巧妙得很,而且时间把控在十分钟之内,目标很突出,训练很有序。
反思:
自己的课堂之前在我的课堂上也有过类似宋老师第一次范读的设计,目的在训练孩子的听力,现在想想目标太单一,而且二年级的孩子具有了一定的倾听的能力,完全可以在孩子听的同时教给孩子其他的关于阅读的方法。我的范读操作过于简单,忽略了学情,淡化了目标,不合适,特别是当时我在范读时,担心课一开始,就声情并茂的范读,会先入为主,给孩子造成固定的印象,觉得课文就应该这样的读,会在之后的朗读教学中影响孩子个性化朗读的发展,所以搁浅了,不敢在课始范读课文了。现在看来,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二年级的课文朗读要求读准音,读通句子,读流畅课文,鼓励学生做到分角色朗读课文,并没有要求孩子“有感情的朗读”。我想的过多了。宋老师的课,不仅有听的训练,而且兼顾了阅读方法的传授,在第一次范读时,教孩子圈字画词,这也是我没有做到,他把读书和认字融为一体,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着孩子识字,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提高了识字的效率。平时我的处理是读完课文再识字。跟宋老师比比,我的方法太低效了。
宋老师的第二次“串讲法范读”更是我望而兴叹的。课程改革到今天,声讨最厉害的恐怕就是串讲课文了。所以一般我都不敢这样讲。但宋老师却老法新用,把生僻词语理解和久远的时代背景精致的镶嵌在他的串讲中。让听者置身于其中却忽略串讲式的朗读,而是跟随着他的提问和学生的接读,被他和学生的次次对话时碰撞出的火花所吸引。真的是愈是名家的课,愈是朴素地讲。
二、词语应该这样积累
课中,宋老师格外关注学生“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恰到好处的给予学生词两组词语,第一组是送给学生描写红军挑粮行路困难相关的词语。“山高路陡、羊肠小道、崎岖不平、爬山过海、翻山越岭”。宋老师先让学生紧紧地围绕“挑粮”之路的艰险,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山高路陡”会是什么样子,让孩子充分想象之后,再呈上一组描摹与挑粮之路相关的词语,无痕迹的积累学生的言语词库,采用反复式的教学手法,排比式的强调,铺陈式的渲染,即激发了学生与文中情感的共鸣,也丰富了孩子语言的积累。
第二组是描写人物的词语,“同甘共苦、以身作则、敢于担当、官兵一致、互敬互爱”。引导学生认真学习课文第三段,充分的感受朱德的高尚品质之后,再提供语境让孩子选择相关的词语来接读。
两次词语给予的方式相同,训练的方法也大致相似,两组词语的理解和运用都遵循一个原则“先读后用”,让词语放到一个个具体的语境中,从而变得鲜活起来。这样词语真正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田,扎根心间,而不是概念化的识记词语。而且两次词语的赠送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目标来进行的,都是为感受“朱德高尚的品格”服务的。词语的积累,语言文字的训练,有形而无痕。
反思:
我的课堂也经常送给孩子词语,我的词语一般都是启发孩子思考,从孩子的发言中搜寻出来,在孩子词穷的时候,我会及时的填补空白,把自己准备好的词语送上,板书在黑板上,再领着孩子读读记记,鼓励孩子选择感兴趣的造句训练。由于是孩子自由的思考造句,造句的内容和文本的联系不大,有的孩子造句内容甚至和课文没有联系,所以训练是碎片化的,目标不集中,指向性不强。经过对比我发现,我也提供赠送了,也训练了,但是太散了,扯远了,有时候甚至游历于课文之外,使训练变得自由无度,从而感觉赠送的词语可有可无,也就是说这些词语的赠送可以在这节课送,也可以在另一节课送。既然送了,得和课文相关联起来,得为课文的核心目标服务。不能为了积累而赠送,停留在概念化的层次,不合适。
今天的学习很认真,比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收获很大,深深地感受到,学习不能贪多,要深刻,要反思,要通过名师的课堂对比自己的课堂,发现问题,找到差距;探寻修改的策略,再次实践课堂,反复磨课,琢璞成玉。当然这是我的梦想,为梦想而努力,我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