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的文章读过很多,现场课也听过几次。他课堂上的幽默风趣与循循善诱,展现了其高超的教学艺术;他生活中的平实谦和与彬彬有礼,彰显了其超凡的人生境界。他是很多老师心中的偶像!
于老师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196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1985年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同年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教育部召开“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重情趣、重感情、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教学法。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劳动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3年,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徐州市成立于永正语文教学研究所。
从1984年开始,于永正老师应邀到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地区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做学术报告2000多场次,上公开课3000余次,发表文章百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于永正语文教学精品录》《教海漫记》《于永正与五重教育》等多部著作。
这本《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是今年上半年购得的,却没有来得及细看。两周前整理东西时,再次看到,捧在手里便难以割舍。几天来,从家里拿到学校,再从学校拿到家里,只要有点空闲,便认真读上几页。虽然于老师的语言平实、朴素,很少有难懂的句子,但几篇文章我还是读了几遍。
于永正老师倡导“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但我们都知道所谓“大道至简”,只有真正掌握了语文教学的规律,才能达到“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境界。于老师的书风格亦是如此,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所说的道理却切中要害,引人深思。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向晚辈逐条叙说,希望能给后者以真切的帮助。
《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全书22万字,全书分四辑:
- 第一辑: 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
- 第二辑: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
- 第三辑: 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
- 第四辑: 关于作文教学
读这本书,给人的启示是全方位的。有思想层面的,也有方法技巧层面的。内容也涵盖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同时还有一些做人、做事,乃至写作等方面的经验分享。因为内容较多,下面就以条目的方式予以呈现。
- 读与写是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双翼。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定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反省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往复循环的过程中,让自己的实践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路走得越来越正了,越来越直了。
坚持阅读与写作几乎是所有名师的共同经验,只不过因人又自有侧重罢了。几年前到苏州参加国培,听张学青老师讲:“我的特级都是是读出来的,管建刚老师的特级教师是写出来的。”要想成为有影响力的老师,要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不断有新鲜的内容融入,就必须坚持读写。
- 文章不是在书斋里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常常想,为什么叶圣陶、陶行知的书好读?为什么连外国的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雷夫·艾斯奎斯写的书也好读,不像读有些理论家的书那样晦涩、费解?他们的书不但好懂,而且让我们感同身受。为什么?因为他们是教育家,而不是空头理论家。教育家的书都是做出来的。“做”出来的文章是鲜活的,可感的,有生命张力的,因而更具有可读性。
教育家的书都是做出来的。这是于老师对一些空头理论家的反驳,也是对一线老师的忠告。“书是做出来的”,首先强调的是“做”。对于一线老师来说,“做”不是问题,每天从早上到校,到晚上离校。老师们都在从事着各种教育教学工作。可以依然会有许多老师会感到茫然——写什么?好像没有什么可写的。要想做的同时,有的写,一方面要做个有心人,注意观察、收集材料,另一方面,要时刻以研究的眼光看待工作,力求有创造性地工作,“穿旧鞋,走老路”必然会觉得无话可写。
在这本书里,我就看到了于老师许多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有的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可是于老师讲起来依然那样动人。近30年了,没有人有那么好的记性,我想于老师也是如此。但是,于老师30年后依然能把它们写入自己的书中,我想正是因为当年他及时的记录与反思。时光易逝,但是由笔记录下的时光却可以长存。
- 我不断告诫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一想到孩提时的我,我对学生就会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宽容。我会对学生交出这样一张“名片”——“名片”的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书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名片”的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书写了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
“微笑”与“负责”两个词语彰显了于老师的学生观。因为孩子是“成长中的人”,要对他们多一些尊重、理解、宽容;因为孩子是“需要帮助成长的人”,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顶真、耐心。
- 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第一,写的东西,对读者有好处,要传递“正能量”。第二,要考虑别人能否读懂,尽量不要给读者带来麻烦。第三,要摆正自己和读者的关系,我们和读者是平等对话、平等交流,不能有居高临下、教训别人的意思。
写文章就是倾述与表达。当有了明确的读者意识时,就明确了“写给谁听”的问题,写起来会更顺畅。至于平等对话、平等交流,那就不只是行文的问题了,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境界问题。
- 张志公先生说:“语言的运用要从今不从古,从俗不从雅,从易不从难。”启功先生写过这样一副对联:行文简浅显,做事诚平恒。我深以为是,而且努力践行着。
读于老师的书和文章,对上面的两句话有了更深切的体验。同时,也指导着自己以后的写作实践。语言平实易懂,思想深刻有益,这样的文章才真正地对人有益。
- 眼睛不要只盯着“语文”,还要盯着“人”。教学时,一只眼睛盯着“语文”,一只眼睛盯着“人”,这才叫完整的语文教学。
其实,不只是语文教学,所有的教学不都应当如此吗?不过,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确实在关注人、塑造人上担负着更重要的使命。
- 语文和语文教师给我留下了什么?
- 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汉字,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词汇。
- 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我能不假思索地缀字成文。
- 留下了认识和情感。
- 留 下了初步的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 留 下了兴趣和习惯。
爱因斯坦说:“当一个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全部忘掉之后,剩下来的才是素质。”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反思也从这里开始。明白了语文和语文老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我们的教学才能把握住最根本、最本质的东西,我们的教学也才会更有效率。因此于老师接下来说:语文教学教的不是课文而是语文!用教材教识字、教写字、教读书(包括朗读)、教表达,激发兴趣,培养习惯,烦琐的分析和讲解没有必要,要把3500(识字量)和2500(会写)保住,把读和写抓住,一句话:要把语文的根本留住。我教语文,第一,十分重视朗读。是朗读让学生喜欢语文,是朗读让他们有了悟性,有了较好的语感。第二,十分重视写字。学生写不好字,我觉得是块心病。第三,我特别喜欢教作文。学生也特别喜欢写作文。
- 要善待学生。不断的激励是激发兴趣的伟大法宝,不断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成功的喜悦(哪怕是一点一滴的),是稳定并使兴趣持久的基石。语文教学要把兴趣留住。兴趣和习惯是连在一起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说法,对于孩子来说并不适用。对于孩子来说,更恰当的说法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给了孩子动力,是成功激发并维系着孩子持续不断的学习兴趣。对于孩子来说,成功来自哪里?很大一部分来自老师,来自老师的激励。所以,夸奖孩子、激励孩子,这是老师应有的善举。
- 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
吕叔湘先生说,他的语文能力,30%得益于课内,70%得益于课外。如果老师不给学生留出课余的时间,把时间都用来做题,学生还哪里有时间阅读、写作?
多年前,叶圣陶老先生就提出了面对孩子“六个解放”的思想:一是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二是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三是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四是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五是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丰富的学问;六是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时至今日,它依然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 小学语文姓“语”,还姓“小”。
说语文姓“语”,是对语文学科的定性。需要注意的是“课文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不要把阅读课上成阅读理解课。语文教学既要“得意”,也要“得文(得言)”。
说小语姓“小”,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小学语文教师要有目标意识和落实意识。张庆先生说:“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说(话)、作(文)、习(惯)是小学语文的七大教学目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写字、读书、作文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毕业生,能把字写好,书读好,文章写通,并养成了读写的习惯,就可以向家长、中学老师、社会作交代了。
小学阶段是“涵养”阶段。就像幼苗,它需要吸收阳光、水分和养料。幼苗是处于发育、成长阶段,离开花结果还有很长的距离。小学生也是如此。在小学阶段,要特别重视吸纳、积累。幼时的“厚积”恐怕是最要紧的。
于老师对“小语”二字的解读,可谓把握了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他还说:教孩子学语文,要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教。他反对当前一些人对小学语文教学怪异的解读。警醒我们,不要轻易用“思辨”、“智慧”、“诗化”等一类玄妙、空洞的字眼来描述小学语文教育。
- 有人用“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来概括教学的三个境界,很有意思,很实际。我们不能满足于“教过了、教对了”。“教会了”,才是我们的目的。字要会写,书要会读,精彩诗文要会背,词语要会运用,作文要会写。“会运用”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刚上班的青年教师往往满足于“教过了”,我就经常碰到一些青年教师看到期末试卷后如释重负,嘴里不时说“这个内容昨天刚讲过,那个内容今天早上才说过”,可是试卷评完,却有许多学生做错的。“教对了”不仅是说所讲的知识无错误,更强调了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教了最需要教,也最值得教的内容,如不只是侧重于内容的理解,也注重了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教会了”才是最终目标,其实这三个字的重点在后面“会了”二字,“教是为了不用教”,“会”才是根本目标所在。
- 不能只教一本语文书。“课外书”是最重要的课外教学资源。靠读书长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更不怕考试。
前两天,翻看了韩兴娥老师的《让学生走上阅读的快车道》,对此有了更深切的体会。语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不是老师讲出来的。
- 守住小学语文教学的“常”。
“常”是什么?“常”是不变的东西,是规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哪些是不变的?识字、写字、读书、作文、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是不变的。
写字的规律是什么?是描红、仿影、临帖,而且要天天描红、仿影、临帖。
教朗读的规律是什么?是“跟我读”,是让学生听老师读、跟老师读。
教作文也有规律可循,这就是“读写结合”。
拔苗助长不是规律!可是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却有多少人在干着“拔苗助长”的事啊。当我们的语文课堂中分析越来越繁琐、文本解读越来越新奇、课堂花样翻新不断的时候,于老师这句“守常”的确是很好的提醒。
-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越是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越是应当多读课外书。
每本书,每篇文章,都为读者展现出一个崭新的天地,使他们开眼界、长见识、受熏陶。智力越是低下的孩子,越应当多为他们打开一些认识周围世界的窗口——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窗口就是书。
这就好比相机,智力低下的孩子,好比感光度低的底片,它们需要更多的光线的照射,才能呈现出绚丽无比的图像。书即是光!
- 连学过的课文都读不流畅的学生,百分之百的语文水平低下,百分之百的写出的文章不通顺。原因很简单:语感不好。
且看于老师给这样一个语感不好的孩子的家长开出的“药方”:从今天开始,您的孩子必须完成一项家庭作业——读课外书。您要为孩子多买点好书,例如国内外著名童话,专为青少年改写的古典名著,等等。总之要有一定情节的,这样能引起孩子的读书兴趣。要出声读,不是默读。每天坚持读半小时。累了,声音可以轻一点。什么时候发现您的孩子读书很流畅了——特别是读从来没有读过的文章——这就告诉您,他的语文水平上来了。开始,没有兴趣以前,可以强制他读,时间可以短一点,比如说十分钟、二十分钟。
- 是老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老师。
老师的“配合”作用不仅体现在启发、点拨上,还体现在耐心和态度的和蔼上。耐心与和蔼尤其重要。
- 要有语感,更要有责任感。
在语文老师眼里,任何语病——哪怕只是用词不当——都应予以纠正。这是我们语文老师的责任。
- 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感受文章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
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朗读让孩子更直接地感受文字之美!
- 于永正老师的“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
这是精髓!需要大家牢记于心。
- 在教学上,我追求的是“有意思”,而不是“有意义”。
我们的很多孩子正是被“有意义”吓坏了。人的天性是“好奇”,如果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先感受到“有意思”,学习就会有愿望,有动力,学习的过程才会更有趣!
-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
筑塔有一个清晰的先后次序,必须先筑好基础,才能一步步建起高塔。聚沙则是“无序”的,贵在量的累积。理科的学习如同筑塔,必须循序渐进;文科的学习则如聚沙,积累多了,语言这个工具就掌握了,说话、写文章就越来越自如了。
- 孔子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和“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理论,强调的就是一个“用”字。学了不用,或者不会用,知识就成了死的了。
“学而时习之”的“习”不是“复习”,而是“练习”是“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会用,能用,的确是一桩乐事。
- 对个别学生来说,好习惯的形成很不容易,往往开始带有“强制性”。我宁可叫他们暂有些抵触情绪,也要“强制”。什么叫“强制”?就是“你不这样做,我不答应!”所以开始的时候,“查”得特别紧。没有一个学生不怕查的,也没有一个学生得到老师的鼓励、表扬不精神振奋的。我向来是以自己的人格和责任心向学生表明我的工作态度的。
于老师前面所讲的“负责”正是这个意思。一个负责任的老师,需要有那么一股子“拧劲”。改掉一个坏习惯,哪有那么容易?必须强制练习一段,才能保持惯性,成为常态。
- 纠正错别字的一点做法——每节语文课,都利用五六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听写几句话——几句带有学生易错易混字的话。
有人觉得,听写和抄写作用相同。其实效果差别很大。抄写,对不大动脑筋的学生来说,近乎机械搬运——把书上的话机械地“搬运”到作业簿上去。而听写,则要“挖脑子”——要学生把脑子里的东西“挖”出来。用听写这个办法纠正错别字要比抄写效果大得多。
的确是个好办法!
- 有人说:“于永正教学上的成功,多半归功于他的微笑。”实事求是地说,这不是夸大其词。我崇尚“微笑教学”,是教学的最佳境界。但我深深地体会到,笑,不是硬从嘴角和皱纹里挤出来的,不是硬装出来的,微笑的背后需要有老师宽容的品格、善良的心地、宽广的胸怀、豁达的气度、开朗的性格、丰厚的知识、诙谐的谈吐以及端正的教学思想做支柱。微笑不是别的,乃是老师的美德懿行、知识和能力的结晶。
如果你听过于永正老师的课,你对他的“微笑教学”,会有更深切的体会。于老师虽已年过古稀,但依然笑得那样灿烂,如同美丽的夕阳。
- 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
我把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它是“保底工程”,要求人人做到。为确保每个学生达到读正确、读流利,我是严字当头,“一字未宜忽”,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第一节课我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必要时我做示范,甚至于领读。
于老师特别重视朗读教学,对于朗读他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落实意识。
上周听了13节语文课,课堂上朗读上存在的问题最多。一是读得时间少,一些老师不舍得在读上花时间,花功夫,大量的课堂时间被分析讲解占用;二是听不出学生读的问题,一些班级孩子拖长音读,读书没有节奏和停顿,老师却发现不了,当然也就难以纠正和指导;三是范读的水平不高,一些老师虽然意识到了朗读的重要性,也分析出了语句中的情感,可是却难以引导学生读出来,存在不敢范读,或者范读水平不高,没有起到示范作用等问题。
- 朗读是一门艺术,指导朗读也是一门艺术。
- 读出人物的轮廓。所谓"读出轮廓”是指开始要把课文通读几遍,对课文内容和文中人物有个大体的了解,知道每个人怎么样。
- 要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要让学生“进入角色”,重点要透过提示语和标点符号,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最重要的。
- 读出“话外音”。
- 读出人物的身份。
- 读出人物的性格。
- 读出人物的年龄。
- 范读。范读本身也是指导。而且是更现实、更直接的指导。范读可以略带夸张,以突出人物的身份、性格。对儿童来说,“正统”不如“卡通”。好的范读,不仅有指导作用,而且有启迪、激趣的作用。所以,我备课首先备读。实践告诉我们,课文读懂了,读出味来了,教学方法往往也就随之有了。好的教学方法,也是读出来的。
朗读确实是一门艺术。一个会朗读的老师,一定是一个语感特别好的老师。这样的老师教起学生来自然得心应手。最近,我们学校要求青年教师建立“诵读群”,每天在群里分享一段自己诵读的诗词等作品,正是想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朗读水平。
- 我在学校里教了21年语文。我的通常做法是先朗读。这个花不了多长时间。一般的课文,15分钟就能读两三遍。读得较满意之后,接着抓紧时间看教参,如果有现成的教案,就看教案。如果“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和方法”被我认可,照抄不误。但全盘照搬的没有,因为自己多多少少会有新的体会和教法。但,以下四点我是从不马虎的:①把生字写得规范,掌握它的笔顺,把板书的字练好,力争成为学生的字帖;②所有新词都要查字典;③凡要求造句的词,一定弄明白它有几个义项,知道它的使用范围,并造出几个不同类型的句子;④如有“读写结合”点,我一定先“下水”写一写,有时不止写一篇。
我们平常讲“扎扎实实教语文”,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 学生喜欢上我的作文课,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两点:首先,因为我喜欢作文。“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老师喜欢作文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它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其次,我特别重视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批改的过程就是发现闪光点的过程;评讲呢,则是“放大”闪光点。我常常把“芝麻”说成“西瓜”。学生取得成功,而且被老师发现了、表扬了,兴趣就会慢慢产生,就逐渐喜欢作文了。
读这一段,想起了几年前带孩子们在班上办《七彩作文》班级刊物。我也时常在上面写几段“下水文”,对于学生的作文大加赞赏。孩子们觉得自己的作文能收到“采稿通知书”是一件特别荣耀的事。班上孩子的写作热情空前高涨,写出的文章也特别有意思。前一段时间偶然翻出孩子们的作文,依然让人读得津津有味。
- 作文命题少了趣味性,学生的主动性就会减少大半,就像做菜少了油盐就提不起人的胃口一样。
作文命题的确是一门学问。要想命出好题目,老师就要不断地加强学习,要让自己的思想灵活起来,让自己的语言鲜活起来。要尝试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切实地融入孩子的生活,并引导孩子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