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完了最后一集1988,最后一集宝拉结婚的片段,看得我忍不住在哭,一直在哭。
但网上很多人说的,看完之后心里很难过,因为美好的事物都会结束,善良真挚的邻里情、亲情和友情也都是乌托邦一样的存在,现实生活中不会有,所以故事的结束让人更加难过。我好像并没有因为这个而非常难过,更多的是感动和触动,就像don‘t worry响起的时候、阿甘正传随羽毛飘起的时候的音乐响起的时候、千与千寻主题曲响起的时候,是触动和感怀(但始终没有合适的形容词去形容这种感觉,仿佛是记忆中存在的一种熟悉温暖的感觉)
我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我究竟是个感知力强的敏感的人,还是个感知力弱的人。
一方面,我觉得自己很敏感,情绪波动很大,容易想动想西,应该是个感知力强的人;
但另一方面,我似乎很多感情都体会不到,我和别人聊天我只有自己的情绪,我很难体会到别人的情绪;看电影我只会对一些戳我的点感同身受,很多别人觉得感动的点我感动不到(不过现在想想这个应该也很正常,因为每个人的年龄、经历不同,对事物的感知力是不一样的,就像每年看阿甘正传都会有不一样的体验);经常有后知后觉感,也可以说是迟钝感,很久之后才明白一种感觉是在说什么(就像朱自清背影里看爸爸买橘子的感受,也是长大了才能感觉到,或者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感觉到,这一点和上面刚说到的一点类似);我很容易忘记,比如年初去日本的很多细节我都忘了,我觉得我就没有好好去感受,好好融入,真听真看真感受,我没有做到(我又在想是不是因为生活节奏太快以至于我都没时间去感受)。有时候真的想慢下来,比如慢下来记录我的每一个感受,写下来,比如慢下来去好好认真对待生活,好好做每一件事情,好好吃水果、吃早饭、做饭、打扫、洗衣服。
写完又觉得,不应该这么下定义,刚刚又想了想自己到底是善良和不善良的问题,然后觉得不该下定义,不该认定一个人或一件事是怎么样他就永远是这样一成不变的,不要给任何人或事下定义,去接受他的本质就好。
另外的一个感受是自己从未真正做过自己。小时候看很多电影,长大办公众号写影评写食评,甚至看完一部电影发朋友圈,第一步都是去看已有的资料,看他们是怎么写的,然后做模仿。小时候看的书,觉得好看不好看,都是跟着影评走或者推荐走,好像是在炫耀些什么,和别人一样我就安心,我就觉得自己很权威,完全舍弃了自己真是的想法,真实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所以事到如今,我失去了自我判断,甚至说是失去了自我。这是很可怕的东西(是不是从这一点也说明我感受迟钝,因为一件事情我听完之后很可能就是,没有感受,没有情绪)。一方面我因为感受力的迟钝(或者说是淡定),很难对一件事情做判断;一方面是我真的没经历过什么,我不懂甚至不觉得大家说话的含义;最后一方面,我习惯隐藏自己,怕自己认为的事情有问题,不敢表达出来。
那么又到了一个终极问题,我怎么知道自己的想法或观点是对的还是错的呢,是不是我真的就像大家所说的三观不正呢,是不是我就是一个三观不正的人呢。我不知道,所以我更加不敢表达自己了,我甚至都不知道我自己坚持的东西是对的还是错的,没有标准。
看完1988还让我感受到自己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自己适合什么样的人。
就像阿泽和正焕,初中高中一直要求我的男票是阿泽这样的,温暖的,对我好的,到了大学和ld在一起他又是一个喜欢捉弄我的,感觉在一起也很开心。但是我觉得我应该是个缺爱的缺乏自信心的人,我应该是更适合阿泽这样的。
又想到另一个话题,就是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其实自己也不知道。
我好像很喜欢这种自己呆着放空自己深挖自己的感受(因为长时间看微博、短视频等,时间被碎片化了)。但另一方面我又很希望有人陪,很喜欢和朋友一起疯玩(很多时候都期望和大家聚在一起)。所以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是个外向的人还是内向的人呢。我现在又觉得这是因为自身不够厚,自己没有给自己足够的安全感和自我,所以才需要那么多外在的快乐和情绪接纳,需要有人分享我的情绪,需要有人陪,也许是自己内心不丰盛的结果。
又说回工作,我觉得我需要做的是去枷锁、去标签,去掉去思考“我的行为会不会大家觉得很愚蠢、觉得我情商低”这一些想法。像阿甘一样,做自己该做的事,坚持做(周末看阿甘有了一些不一样的感受,也感觉到一些力量),先不去想后果,而是先做。
另外就是发现自己真的是一个非常爱幻想,非常不脚踏实地的人,活在自己的理想国里,真的是一直活在理想国里,整个人也是非常非常单纯纯粹的状态,只接纳纯粹的东西,不知道这样是不是不适合干这个工作(我又想东想西,开始想后果了,开始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因果关系匹配)。
打破自己很难,因为往往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会先想后果,所以就犹豫要不要去做这件事,要打破这样的思考习惯很难,但是我认为这是进步,或者不这么功利地想,我就是在做事而已,我就是在上班而已,所以不懂的就问,没把握的事情就问,去解决问题就好了。
努力地找到自己,收集这些情绪,认真的感受、慢下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