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我成功的这清明前的降温中感冒了!这几天随着升温,我的感冒也逐渐转好,趁着天气好,山上活动活动,每年这个时节恰逢榆钱繁盛之时,一家人踏青顺便去寻找大自然馈赠的礼物。
一路上山花烂漫,温暖的阳光晒的人很舒服,我现在比较喜欢室外的温度,室内温度太冷了,不然我也不会感冒。
随手拍拍路边的山花。
只认识丁香花,其他的都不知道花名。
因为这几年都上山摘榆钱,所以哪里有榆树,哪里的榆钱好摘,都了然于心,我们一家三口就直奔目的地。
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树枝上一簇簇嫩绿如花朵一样的就是榆钱啦!
来到这颗每年都光顾的榆树下,感觉今年榆树叶出的早呢,树梢尖已经冒出小嫩芽,较低的树枝上已经空空如也,看来摘榆钱的人大有人在啊!这时候身高就体现出优势来了,前几年都是老公才能摘到高处的榆钱,今年儿子的身高也180了,比我高出半个脑袋,于是我和儿子搭档,不过这么高的个子还是个孩子,儿子注意力不在于“摘”而在于“玩”,东看看西瞅瞅,我就指挥他左边有一大串,右边有几簇,还上边上边能够到吗?儿子不耐烦的回应着“你到是也帮我摘啊!”,我用了一个十分充分的理由回答他“我够不着啊!哈哈哈!”儿子很无奈的撇了撇嘴。
当然了,我们不可能在一颗树上摘,等低处的榆钱没有了,我们就转移阵地,去寻找下一颗榆树。等所有榆树都光顾完,确实没有低处的榆钱了,我们也只能对着高高的榆树,看着满枝头的榆钱“望而兴叹”啦!
榆树为了自我保护,就会越长越高,低处的树枝也会因为个别人的破坏性采摘而折断,所以榆树会奋力向上而生,我想几年后这一片榆树林不给人类任何机会。
展示一下我们的战利品。
这就是刚刚摘下来的榆钱,想要做出美食,还需要精挑细选才行。这是一朵完整的榆钱,之所以称之“钱”,可能就是因为每个花瓣都圆圆的,中间还有一个凸起的圆形包裹,形似铜钱,又是榆树上特有生长的,所以称之榆钱。
我们细摘就是就是把花瓣和花径分开,这留花瓣。再挑出榆树叶,小细枝,小虫虫等杂物。
一下午,我和老妈边摘边聊天。聊到了三年自然灾害,榆钱是吃不上的。聊到了有一次老妈拿家里仅有的钱去买馒头,一个小乞丐一把抢了刚刚买到的馒头随跑随吃,等被人抓住时,馒头也吃的差不多了。聊到了那时大家生活都不好,不仅生活上物质困难,因为文革时期都不好好上学,她自己也没上大学。
这些对我来说都是没有经历的事,是老妈小时候的事,现在只有电视剧里会有类似桥段,但这是老妈那个时代的真实生活。
聊的了等到了80年代,生活渐渐好起来,老妈和老爸还是自由恋爱,当时也是发现时髦的吧!婚后我的出生和培养,老妈在我学习上,也是一定要上大学,虽然我没考上高中,但上中专后老妈坚持让我参加成人高考,参加工作业余时间完成大专和本科的学业,老妈的坚持还是有道理的,无论是单位晋级还是评职称,学历要求还是很总要的。每每聊到这里,老妈总是眉飞色舞,对自己的决策非常满意。
两个小时不知不觉过去了,怎么枯燥的工作,我们俩人边聊边干,不觉得累就全部精细挑拣完毕了。
下一个环节就是做美食了。
准备玉米面和小米面。榆钱洗净后用热水戳一下,进一步去除杂质和没有挑拣处来的小虫。
把玉米面、小米面、面粉(按个人口味不同比例配比)和榆钱混合在一起和成面团。
团成“窝窝头”的形状,下锅蒸30分钟。
金黄色的榆钱窝窝头是不是很诱人。大自然的馈赠,自己动手做是比较麻烦,但是我们重点享受的全家人起上阵过程,还有分享美食和回忆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