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一家公司,第一年干劲满满,第二年弹药不足,第三年精尽人亡。是不是有些危言耸听?并不。越深入越知“可为”与“不可为”,其实全在老板一念之间,越来越讲究实干。而头脑疯爆,有时候就像一颗炸弹,习惯百般权衡更难投掷出。
抛却老板的因素,引一句老话“做生不如做熟”,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人习惯在熟悉的领域(舒适区)里,缺乏尝鲜的勇气。
我很赞同刘老师说的“重复工作年限增长不等于经验增长。如果做事的方式和以前一样,那么得到的结果一定和以前一样。”
现今很推崇“匠人”精神,不是简单的重复再重复,而应该用心去思考,哪怕在鸡蛋里挑骨头,也要激发自己趋向更完美。
职场上,刀光剑影厮杀下,完美是一个无限值。任何习惯,一成不变,都有可能成为桎梏。所以有选择性的“发疯”,是危机感的产物,也会带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
刘老师总结的新年“三把斧子”如下:
1. 解决问题
2. 超越EBNE(excellent but not enough)
3. 创新(超越竞争)
他说合理的安排应该是上述三项均有涉及,比例平衡。如疲于解决内部问题,那么企业跑不远。
这种分析无疑是合理和有远见的。大多数私营企业在经济萎靡的时候,做的往往是仓皇补墙。然而想要城池坚固,必须看得远一点。
居安思危,不断给自己挑战。不吃时代的残羹冷炙,而是引领大势。
课上头脑疯爆了“让会议按时结束”的方法。有小伙伴说在夏天把空调定时,到点准时掐断,还有小伙伴说在饭点前半小时开会。这些方法利用了人生理上的弱点,相信会行之有效。
还探索了“加强老板满意度”的方法。借鉴某公司通过降低包装费用给公司一年省了几十万美元的思路,小伙伴们也跳出了单纯增加销售额的惯性思维。把老板打造成行业红人,自己开脑着手大干一场之前先让老板开脑,是不是更妥当?
之前在英国上课的时候,当地老师也喜欢不停的发问,逼得我大脑跟陀螺一样高速运转跟电钻一样往深了探索。等回答完了,连自己都惊讶,贫瘠的大脑内原来能掏出那么多丰富的东西。
“水平思考”显然不仅仅助益于工作,更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能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纽带。克服代沟的方式之一,可能就是一起让思维“发疯”。
课上刘老师拿出了一套卡片,让我们从中抽取一张,从八个角度形容卡片上事物取得随机词,用这些感受联系另一个全新的物品来阐述一个话题,从而得到新的想法。
上图就是我们小组的题目,我的帽子有幸成了缪斯,各种有趣的想法冲击下它成了一顶无所不能的神奇帽子,比魔术师的有料多了。
马云说,这个世界是交给有梦想的人。我们可以在外部不断革新工作,亦可以在内部和家庭有更多愉悦的互动,通过更多的头脑“发疯”来刺激自己的潜能。
所以,实干和“发疯”绝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可以相互依存的。多维度地思考,高效率地执行,才可以“岁岁年年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