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月的末尾,我看完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一个中国女孩只身在日本东京独自生活一年的日记随笔集。
这是我初次邂逅蒋的作品。这个灵魂比身体走得更远的女孩让我感到眼睛一亮。比起关注自己,作者显得更关注这个世界。我想,只有内心充盈的人才能推己及人,进而关注这个世界吧。而看完这本书之后,我有种很强烈的感受,就是我们说到底还是孤独的个体啊。不是强说愁,确是事实。孤独没有褒贬、好坏之分。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人本身就是孤独的。孤独的好处就是能与自己心平气和地交谈,进而感知整个世界。而当你真正感知这个世界的时候,你就会感知到幸福。
在书中我还感受到了一种”不确定“,即”无常“。书中作者举了几个她近距离接触”死亡“的例子,江老师自杀、网友自杀未遂、以及坐公车偶遇血案等。感叹之余,便得出结论,生命即是如此,无常才是常。只要内心丰盈,心就会豁达,我们便能冷眼看一切、冷暖自知。
「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今天与远在新西兰的老友L微信聊天。我们虽然现在很少联系,彼此间二十几年的友谊却藕断丝连般的心照不宣。我是理解他的,想必他也同样理解我。我和他都不是复杂的人。有时候,太简单的人很容易便被看个底朝天。我们当然已经悄然地改变了,确切的说是被世界打磨之下,我们或多或少的变成了更好、或更坏的自己。这取决于你怎么看。
我们都被分成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似乎永远保持着原样,它成为了记忆的一部分、成为了一个“标识”:你被别人找到的标识;另一个部分却如脱缰的野马,与你背道而驰。等到你发现的时候,它已经冷酷无情地走远了。
和我聊天的他,虽然还是那个他,但是我知道,同我自己一样,我们的另一部分已悄然改变了。
我们一开始聊音乐,L说最近又在听Nick Cave了,《The Good Son》那张专辑,那首“Lament”甚至可以让他循环听一个下午。他感觉能沉浸在音乐的情绪里面一直出不来。他说不知道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现在懒得尝试新的东西。我说可能是不那么浮躁了。L答,还是浮躁,不过是跟年轻时候不一样的浮躁。我们都笑了。
L在新西兰二线城市,但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幸福。有贤惠的妻子,有乖巧的女儿,以及即将出世的儿子。去年还买了自己的房子(独门独户)。在我们国内社会的普遍价值观来看,绝对称得上是完美人生的范例。
聊到他的工作,他说新西兰的工作发展前景不如国内,但这里环境好,安静,有点难以取舍。他说再看吧,也不排斥在明年拿到绿卡之后会回到国内发展的可能。他说新西兰养老很不错,以后可以回来养老。我明白他可能只是为了聊天顺利进行才那样说,我和L都是一旦适应了某个环境就不愿意改变的一类人。
我说我很羡慕他的生活,我现在极力去追求的东西,在他那边却是很平常的存在。我说的即是安静,或安宁。我说我现在住的已算是很高档的社区了,每天还是吵杂喧闹的很。我在广州搬过好多次家,住过各种住宅,都难以避免遭受这种罪。这就是大城市的罪,只要待在大城市里,就很难找到一方清净,所以我很讨厌城市。他说他也讨厌城市,可也讨厌低收入高税收,环境是好了,可是有一点改变不了——样样离不开钱。我说,看样子无论在哪、无论是谁都各有难处。他认同。所以,对于我们普通人,能够把握的也只能是每天的小确幸吧。
我说我最近看完了蒋方舟的《东京一年》,书中说到:“东京是一个没有人打搅,也不必打搅别人,就能够活得很好的城市。” 我说我觉得东京挺好的,同样是大城市,但是如果人人都自律,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不给别人添麻烦,也挺好的不是吗?至少不会影响别人,在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作为人的某种孤立性,或独立性。我的理解自律即是一种“自由”。孤独不孤独且不说,人起码能保证大部分时间能作为“自己”这个个体存在着,这就是所谓的“人格”吧。中国人越来越缺乏的东西,取而代之的是“浮躁”。他认同。
「真正善良的人是敏感的人,而不是感伤的人,敏感的人刀刃永远向着自己,而不会像感伤主义者一样对着他人的伤口作诗流泪。」
最近同女友闲时聊天,我说我越来越讨厌中国的老人了,为什么他们的戾气那么重?女友也有同感。
在交通工具上(如地铁上),交头接耳、漠视他人、大声喧哗的大多是那些长者;在大众公园里,噪音的制造者们也来自他们;走路拿着收音机大声听广播或听音乐的、在公共场合拿手机大声煲剧的人也是他们;与别人闹矛盾的时候,蛮横无理、满嘴脏话、倚老卖老的也是他们……虽然不绝对,但也是普遍现象。分析个中缘由,我想归根结蒂就是人不能成为他/她自己,没有独立的人格导致的吧。特别是那些自认为是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的父母,戾气就是随着“自己”的失却而慢慢累积下来的。
人一旦失去自我,就失去了成为“人”的权利,人就变得“兽性”起来。最简单的表象就是人会变得浮躁,反映到那些年长者身上就是一股戾气。人没有了自我,心就不能沉静下来,戾气就变得越来越强盛。
《东京一年》中有句话:“真正善良的人是敏感的人,而不是感伤的人,敏感的人刀刃永远向着自己,而不会像感伤主义者一样对着他人的伤口作诗流泪。” 不精准的翻译过来,就是:“真正善良的人,心是向内求的;那些道貌岸然之人,心是向外索求的。” 向外索求的那类人,由于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思考的能力,便将一切的不满投向了外界,他们习气是抱怨,认为这个世界永远亏欠于他们。他们是破碎的;向内求索的人,因有了内心的真实便已经满足,甚至喜而满溢。由于有了独立的人格,他们是完整的。只有人格完整才能成其为人。
※
我们皆是独特的“个体”,我们都应该被尊重、被重视。其次,我们唯有先爱自己,才能去爱整个世界。无法想象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去谈爱世界。爱自己,其实就是一种自律;而自律亦是爱他人、爱世界,这两者并不矛盾。
昨天我看了个特别感动的视频,是崔万志的演讲。他出生时,由于脐带绕颈,导致他脑部缺氧,最终造成行走不便,语言不流畅。对于命运的不公,他并没有选择抱怨,而是感恩。演讲最后的几句话让我感动万分。他说:“世界是一面镜子,照射着我们的内心,我们的内心是什么样子,这个世界就是什么样子。选择抱怨,我们内心是充满着痛苦、黑暗和绝望;选择感恩,我们的世界就充满着阳光、希望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