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3本读书小记,总字数约4200字,预估阅读时长10分钟。
今天带大家欣赏一下陶瓷展现的华夏之美。
书名:陶瓷之路
作者:刘良佑
全本字数:150千字
本书主要有七个章节,分别讲述了从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明清时期几千年来陶瓷发展历程和艺术特色。
陶器的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人类最早的化学革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以及人类定居生活的更加稳定。
本文主要讲到的内容我用下面这个思维导图展现给大家:
为了让大家看的更直观,接下来我将结合广东省博物馆的陶瓷展品,按照思维导图中的七大章节,简单的带大家看看陶瓷的发展变化。
1.史前陶艺——彩陶——马厂类型双耳蛙纹彩陶壶
双耳蛙纹彩陶壶属于马厂类型,这是马家窑文化最晚期的一个类型,年代约为距今5000年-4000年。马厂类型的彩陶,是半山类型的继续与发展,其陶器纹饰的特点主要是几何印纹(网格纹、双线菱形方格)、螺旋纹和变体蛙纹,(春秋时期出现了组合纹,战国时期出现了连续的米字纹印满器身。)几何印纹体现了远古人们对于水的崇拜,变体蛙纹体现了远古人们对于繁衍生殖的渴望。 马家窑文化以彩陶器为代表,它的器型丰富多姿,图案极富于变化和绚丽多彩,是人类远古先民创造的最灿烂的文化、是彩陶艺术发展的顶峰。它不仅是工业文明、农业文明的源头、同时它源远流长地孕育了中国文化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2.商周两代——原始青瓷——原始青瓷双耳兽首鼎
这件双耳兽首鼎是战国时期的原始青瓷,所谓原始青瓷,就是指各方面都接近瓷器的标准,胎体具备瓷石加高岭土的成分,经过人工施釉,用1200℃高温烧制而成。商周时期原始青瓷的出现,是我国陶器向瓷器飞跃的过渡阶段。
原始青瓷已经达到了一些客观条件,比如不吸水、烧结温度比较高、使用的是瓷土。尽管瓷土的质量比较差,但也是瓷土。
3.秦汉六朝——东汉——绿釉凸兽纹陶壶
这是一件汉代的典型器物,因为久埋地下而使绿釉氧化成银色,又称银釉。汉代发明了低温铅釉工艺,为后代各种低温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铅釉以氧化铅为助溶剂,烧成温度约700℃,主要着色剂是铜和铁,铜使釉呈现出美丽的翠绿色,铁使釉显黄色和棕红色。
汉绿釉的出现,影响到中国陶器中最重要的一支——唐三彩。
3.秦汉六朝——东西晋——鸡首壶
(左边是西晋,右边是东晋)
鸡首壶因壶嘴作鸡首状而得名,是西晋至南朝流行的一种瓷壶。但在不同时期,器形有所不同。西晋时壶颈低矮,鸡头小而无流,后端为一小鸡尾;东晋时壶身、壶颈都比西晋的略高,鸡头高起可做流水使用,后端可为执,实用性明显高于前朝;南北朝时期,鸡首壶壶身、壶颈明显高于前朝,鸡头高高昂起,似正在打鸣的公鸡,鸡冠美丽,后端的执高于壶口,为龙柄形。这些外形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成为我们进行断代的重要依据。
4.隋唐五代——唐三彩——三彩马
(马儿的斜后方是一个三彩釜)
唐三彩是唐代生产的彩色低温铅釉,用白色粘土作胎,用含铜、铁、钴、锰等元素的矿物作釉料着色剂,并在釉里加入大量炼铅熔渣和铅灰作助熔剂,经过约800℃高温烧制而成。釉面呈现深绿、浅绿、翠绿、蓝、黄、白、赭、褐等多种颜色,但以黄、绿、白三彩为主。
唐三彩都是明器,就是下葬用的,专门为陪葬用的一种器具,也叫冥器。唐三彩是在高宗时期才开始生产的,因为在此之前的墓葬中没有发现过三彩器。高宗时唐王朝国力日渐强盛,统治阶级的奢侈之风也愈演愈烈。达官显贵们期盼死后仍能享受荣华富贵,因而在自己的墓穴中总要随葬大批珍宝和三彩器,从而使厚葬之风日盛。
唐代人非常喜欢马。马在古代社会中,首先不是最重要的农业工具,而是最重要的军事工具。所以,马在古代是军事力量的体现。李世民本人骑术非常精湛,他认为马是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就觉得马非常重要,相当于战车。一个强国的帝王,对军事就得非常重视,只有军事强才能国家强。
4.隋唐五代——越窑——越窑青釉葵瓣口碗
唐代,中国的瓷器形成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即南方浙江的越窑青瓷与北方河北的邢窑白瓷。越窑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窑系,窑址在浙江余姚、上虞、绍兴一带,烧瓷时间为汉至宋。唐、五代时越窑形成独特的风格,成为南方最著名的青瓷窑。越窑青瓷在唐代时器物以造型、釉色取胜,越窑瓷的釉色特点,或碧玉般晶莹,或嫩荷般透翠,或层峦叠翠般舒目,等等。胎体多光素无纹,少量有划花、印花、刻花及褐色彩绘等装饰。越瓷作为茶具风气很是盛行。陆羽在其名著《茶经》中认为“越州上”,因为它“类玉”、“类冰”瓷青则茶色绿。这虽是从饮茶的角度来议论,却反映了越瓷青色微浅,釉色透明又具幽美感。
5.宋代陶瓷高峰——五大名窑——汝窑
汝窑,因产于汝州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宋瓷之冠”的美誉。之称。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5.宋代陶瓷高峰——黑釉器——吉州窑、建窑
吉州窑其装饰手法包括木叶、剪纸、剔花、玳瑁斑、兔毫斑等,将黑釉瓷的技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黑釉瓷是吉州窑开放“异彩的山花”,又称之为“天目瓷”。
吉州窑玳瑁纹小碗,里外施黑釉,在黑釉中满布黄褐色玳瑁斑纹,胎灰白,较疏松。这类器物的坯体用含铁量较低的瓷土做成,生坯挂釉,入釉焙烧后再挂一次膨胀系数不同的釉,二次烧成。由于釉层的龟裂、流动、交融、填缝,千变万化,惹人喜爱。便在黑色中形成玳瑁状的斑纹。玳瑁斑始见于宋代,以江西吉安永和窑制品为代表,器型以盏为主。
黑色茶盏作为当时广为流行的饮茶、斗茶的器具,受到宫廷与民间的喜爱,推动了黑瓷的发展。以生产黑釉瓷器著称的窑口有江西吉安的吉州窑、福建建阳窑等。宋徽宗所著《大观茶论》中说“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即指黑釉兔毫盏。宋徽宗对茶颇有讲究,曾撰《大观茶论》二十篇,还亲自烹茶赐宴群臣。茶宴的盛行.民间制茶和饮茶方式的日益创新,促进了品茗艺术的发展,于是斗茶应运而生。因为“斗茶先斗色”而茶色贵白、青白者受水昏重,青者受水详明。建安人斗茶,茶色以青白胜黄白。由于斗茶喜用白茶,黑白对比分明,故以黑瓷茶盏最为要用。
6.辽金元——金——耀州窑刻花犀牛望月纹碗
犀牛望月又称为吴牛喘月,其典故出自《世说新语》:“今之水牛唯生江淮间,故谓之吴牛也。南方多暑,而此牛畏热,见月疑是日,所以见月则喘。”宋元瓷器中的这类图案,反映了北方金人统治下的汉族人民对战乱引发的沉重生活压力深感畏惧的心理。
耀州窑是北方最重要的青瓷。北方烧青瓷不如南方,但是耀州窑是北方最重要的青瓷。它的颜色是呈橄榄绿。它这种深沉的颜色呢,是跟北方人的性格有关。北方人喜欢的东西都比较重——颜色重,深沉。
6.辽金元——元——景德镇青花人物纹玉壶春瓶
青花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瓷器胎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属于釉下彩。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
元青花色泽不够艳丽,略为发灰。因为元代是青花烧制的开始时期,同时流传下来的元青花很少,历来元青花价格不菲。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鼎峰。
据说玉壶春瓶因苏东坡诗句“玉壶先春,冰心可鉴”而得名。这件玉壶春瓶造型为撇口、细颈、圆腹、圈足。景德镇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其它器物多砂底无釉,见火石红。这件器物在瓶底釉下书写了青花“又”字。元青花多用进口青料,但进口青料的色调不稳定,容易出现晕散效果,如用于人物,其眼珠很不清晰。所以元末明初的青花装饰上人物形象比较少,人物器物特别珍贵。广东省博物馆现藏元青花5件,人物元青花就只有这1件,而且这一件画人物的元青花人物画工精细,人物眼珠没有出现晕散。
7.明清两代——清——景德镇官窑胭脂红釉罐(雍正)
雍正时期为时虽然短暂,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制瓷工艺突飞猛进,在继承康熙朝制瓷工艺基础上,又有了许多创新、变化和提高,不仅品种多、题材广泛、造型多样,而且原料加工也比以前更讲究。从景德镇瓷器看,无论造型和装饰,都可以用一个“秀”字来概括,与康熙时代瓷器挺拔、遒劲的风格迥然不同,而是代之以柔媚、俊秀。胭脂红釉是以黄金为着色剂的低温粉红色釉的一种,含金量大约在万分之二。较浅色的称“胭脂水”,含金量大约万分之一。清康熙末年从西方国家传入我国,所以又称洋红。康熙时只见在珐琅彩瓷器上使用金红彩,极少见单色釉器。胭脂红釉器全部是官窑制品,至清末一直都有生产,但以雍正、乾隆两朝最精。
7.明清两代——清——景德镇粉彩仕女图大盘(雍正)
粉彩又称“洋彩”与“软彩”,是清康熙末期出现的一种瓷器低温釉上彩,至雍正时盛行,是在珐琅彩基础上发展而来,是五彩进一步发展与升华的结果。粉彩由于掺入粉质,吸收了中国绘画的表现方法,使画面风格近于写实,立体感强。制作方法是先在高温烧成的白瓷上用墨线起稿,然后在图案内填上一层可作熔剂又可作白彩的玻璃白,彩料施于玻璃白之上,再经过画、填、洗、扒、吹、点等技法将颜色依深浅的不同需要晕开,使纹饰有浓淡明暗层次,经720℃—750℃的低温烧成。
7.明清两代——清——景德镇官窑珐琅彩碗(康熙)
珐琅彩瓷是清宫廷御用器,康熙晚期创烧,乾隆时极为盛行。雍正六年(1728)以前均用进口的西洋珐琅彩料,之后清宫自制,色彩多至十几种。珐琅彩瓷的制作方法是先由景德镇官窑选用最好的原料制成素胎,烧好后,送到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珐琅作彩绘烧成。珐琅彩瓷专作宫廷玩赏器和宗教、祭祀的供器,制作考究,成本高而产量低,传世品很少,而且多为小件器。这件珐琅彩碗底款书写“康熙御制”四个字。
对不起大家,拍了好几张清朝的瓷器,忘了拍明朝的瓷器了
篇幅有点小长,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介绍更多。
希望你喜欢这篇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