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主要就是建立在一个懒字的基础之上。
6月份就发现了互联网留学中介的减免活动,一直嚷嚷着要做然而并没有做,9月底看着10月一堆出差计划,就匆匆付款买了文书套餐,待到打开资料模板,懊恼地看着那堆适合直接毕业升学的孩子的表格,根本没有填的动力。临时加出来的出差之旅,在没有暖气的宾馆房间里冻了一上午也没憋出个草图来。
等到真的要直面11月3号的截止时间了,顿时疯了一样地写,越写越觉得语法的窟窿大得吓人(以至于我觉得那个家北还是有真材实料的,起码他说了连词陷阱我就没跳进去,而且每检查一遍,发现的小错误都是语法错误),只能靠不停地google来使用固定搭配和句型用法——当然也因此发现,使用搜索引擎是可以用来学习一门外语的,也顺手搜到很多有意思的观点性质的网站)。这次比上次好的是,总算自己先写了一遍中文,理清了思路,再翻译过来,虽然有些词简直翻得匪夷所思。跟老外的文章比起来,“干货”太多(太干了,整个干巴巴地说自己的好,好傻),不美,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影响(所以现在要为面试做准备了,确切地说是为明年十月去上学做准备了)。
在搜专业用词的时候,发现美国的教育学科设置比其他国家好太多,网站介绍非常明晰,比如卡耐基梅隆的教学评估专业网站,一个页面上抛出两个问题讲清关节的本事就让我心生亲近及仰慕之情,比如威斯康辛麦迪逊的课程教学系,网页做得很质朴,然而资料充沛易于检索。通过这次准备,对牛津飘渺的好感基本结束,华而不实,古板。
填表到最后才发现,如果拿到这个奖学金,要保证回国工作两年及以上,有点失落。还是很想去HGSE的,何况有朋友后年就回去读博士,一个在西海岸,一个在东海岸,想去找她们。
现在的问题是,被逼着克服了懒之后,文书套餐要不要退呢?想想之前竟想着让她们为我代写,顿时有种劫后余生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