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绮诗的文字有力量,她直绞内心,铺下一张密实厚重的网,网的你拼命挣扎、喘息。同时她又是克制的,精准的描述了浑身发颤,身体灵魂撕裂,面上却微笑的道一声:知道了,妈妈的克制。但就是这样精准克制有力量的文字,她让情感力透纸张,振聋发聩。
莉迪亚死啦,是谋杀亦或意外,这个悬疑让人心悬一线,这张网就这样波澜不兴的铺开了。牵引着思绪来到了这个70年代中国父亲和美国妈妈以及3个孩子的一家人。父亲,在50、60年代一个偷渡到美国的家庭中,出生在美国,从小面对异样的眼光、父母的贫穷,偏偏他是一个靠成绩来渴望摆脱这让人羞愧贫瘠的童年。他,靠着成绩来到了哈佛,可这也没有改变什么,依旧没有朋友,孤独,渴望融入这个他出生的地方,但是周围人每个无意识的目光都在提醒他,他是不同的。但他遇到了人生的一个最意外的惊喜,一个白人女孩,玛丽琳,也就是后来这个家的母亲。如果说父亲詹姆斯是渴望和大家一样融入这个社会,那么这个白人女孩玛丽琳则是渴望摆脱母亲的控制,与众不同。玛丽琳厌恶母亲的烹饪书,渴望成为一位女医生,她遇到了詹姆斯陷入爱河。登记的时候,在母亲那“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失望的喃喃中,玛丽琳找到了反抗的快感。玛丽琳因怀孕终止了学业,有了大儿子内斯和二女儿莉迪亚,在一栋洋房、一个漂亮的烤箱和两个可爱的孩子面前,玛丽琳说服这自己:你看,人生就是这样,大家都这样过的。内心渴望的火苗即使被浇灭,但它依旧会在现实的磨砺中死灰复燃。玛丽琳在她母亲死后,重回母亲的家时,彼时所有渴望爆发啦,她不告而别来到了陌生的地方开始学习备考为成为一个医生努力。母亲的出走让这个家崩溃了,尽管7个星期后母亲因为怀孕晕倒后又回到了家里。玛丽琳的医生之梦毁灭了,但是面对那个仿佛对化学、生物和任何时候都说“好的,妈妈”的大女儿莉迪亚时,玛丽琳前半生被母亲压制的梦想的破灭,后半生她指挥女儿去重建自己的梦想。
全家的光环聚集在莉迪亚的身上,她在母亲炙热的眼神中收下她一点都不喜欢的生日礼物《空气分子学》,她在父亲兴奋的接她回和同学看电影和聚会的途中,绘声绘色的讲着根本没有的好友的点点滴滴,她在母亲占用她所有假期时间报的生物化学班时说“好的妈妈”,她在楼梯上父亲的脚步声中有声有色的和电话那端的空气好友聊着天。于是,就有了那么一天,她无力负担那么多的渴望。
无声的告白,莉迪亚用她的死亡给出了这样的告白,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你的的渴望,自己实现,不要以爱之名去要求亲人。伍绮诗的书中,读起来有闷闷的痛,她笔下的每个人物都不是坏人,每个人物都能引发共情,有些可悲让人怜悯。在那个年代有着种族歧视的背景下,父亲没有那么多作为父亲高大的尊严,反而是让人无法直视的钝痛。内斯逃出家庭的渴望和对妹妹所处情景的同情、无能为力和回避。
再回味一下封面上的这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