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本身是听拆书稿,是平台的作者根据自己的看法把一本20多万的书籍,浓缩成5000字作业,也就是正常聊天半小时的听书时间。
那问题来了,我们看起来是在听书没错,但其实有几个确定可以讨论一下:☞
1,从认知上来说,
作者对一本书的看法,思想,重点,容易让读者对一本书产生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看法,还有以为已经了解的幻觉,拆书稿作者的认知可能会影响读者。
但其实,这些都是作者的思想,和我们本事没多大关系,主要还是被灌输。
知道不等于明白,被教不等于学会。
这就读完一本书和朋友聊天一样,很可能朋友啥也没听懂,而自己也说不明白。
作者的质量参差不齐,他可能只是一个套路拆书者,也可能是一个学者,也可能是一个读书高手。
对读者来说,拆书稿会影响读者对一本书的看法。也可能提起读者对原书的兴致。
当然,看不下一本书的人,能方便地听完一本书已经很不错了。
2,从形式上来说,
听书不能说是学习,更应该说是消遣,但是信息密度,信息价值比短视频,新闻,杂志好一点。
听书只是学习的一部分,但是构不成完整的学习条件。
同时,听书的方便又一定程度弱化了信息的输入,因为输入越容易,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就越倾向于不重要。
毕竟,每天下班走路坐车吃饭做家务睡觉都可以听书,但是很快就忘了。就像每天看的视频,小说,八卦之类消遣基本上很快也就忘记了。
所以,信息输入越容易,大脑越倾向于不重要。
为了增强学习效果,就不能只听书。
3,从内容上来说,
一本书浓缩成5000字左右的文稿,可能听起来很方便。
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思考才写的一本20多万字的小说又浓缩成5000字。
这种可惜程度不是那种电影短视频解说可以比的,毕竟烂片就是要快点看完,甚至不要看,而好片解说只是了解一些电影高手对电影的看法。
同时,因为拆书作者的经历,思考,会导致对文章重点的解读可能只是偏向于作者本身,我觉得这个最重要,但读者可能觉得那个内容更重要。
不过这种情况可以忽略不计,毕竟听书者与拆书稿作者信息不对称,而且,反正只是听听,无所谓的。
当如果是有追求的读者,可能不会止步于二手信息,他们会去靠近信息的源头。
4,从信息量来说,
听书太方便了,就算我只是随便听听,但是总有些与我有关的内容。
哪怕一本书被拆成一篇文章,一遍文章只有有一点对读者有用并且记住了。
但反过来说,如果听书用户一年听几千本呢?
当只是被一个拆书作者影响的时候,我们会说,不值。
当被很多个拆书作者影响的时候,那已经不只是影响了,就好像变成了皇帝,在众多思想中指点江山。
5,有追求的读者要怎么做?
个人认为,反正听书方便,多多益善,何乐而不为?
如果觉得意犹未尽,又刚好可以引起读者对原书的兴致,何乐而不为?
同时,完整的学习应该是,输入的同时思考,思考对自己有什么帮助,那些与自己有关,自己该怎么做,不与自己建立联系的知识迟早会消失。
思考过后,实践,试错,改进,调整,然后不断重复这个执行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