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两个班一课时上完《灯笼》,最大的感受还是品读语言的时间太少了。以下是课后反思。
一、充分立足学生真实学情,有针对性讲解指导。
这一节课,首先询问学生,如果你是老师,你怎么安排这节课?
6班李同学因为曾经做过小老师,基本能够梳理出一节课的脉络,先看字词,再了解写什么,然后探究情感。然后,赵同学补充,还要了解作者以及背景。
然后,让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出重点字词,并概括段落内容。教师先出示范本,用四字短语概括。
在行间巡视的时候,发现学生圈画的字词都很类似,也就是说学生们的水平相当,便让学生将圈画的字词写到黑板上,再请认识这个字的同学上黑板注音。发现了“熙熙然”这个“熙”字学生写错了,这就是立足学生学情,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学生的概括进度不太一致,王同学已经基本概括结束了,还有部分同学没有动笔,在下次课堂中,还是需要多进行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思维真正的动起来。
在让王同学上黑板写下每段大意的时候,教师继续行间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地方。
然后,开始随文结合王同学的概括梳理文章大意。
二、随文讲解,调动学生日常生活经验
在理解第4、5段的时候,王同学概括的段意是“小时灯学,妙灯解忧”。教师在引导学生关注这个事件中出现的人物:母亲。找出母亲与灯有关的句子,学生找到“路上黑,打了灯笼去吧。”这个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这应该是什么情况下说的话,理解“灯学”,以及体会母亲的殷殷关切之情。同时,学生也找到“母亲留着的消夜食品便都是在亲手接过了灯笼去后递给自己的”,引导学生理解动作的顺序,想一想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形,丁同学立刻举手说到:有的,有时候,下雨撑伞,母亲会接过我手中的伞,然后再将手中的好吃的给我。
教师总结:是啊,有时候母爱就在这“接过”然后“递给”的动作细节中,我们也要像作者吴伯箫一样关注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像这样的细节文中还有很多,很可惜,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课堂上没有放手让学生再去寻找,比如,祖父“在路上轻易不提斡旋着的情事”,就是对我“如素丝样纯洁的心”的保护,一片爱护之心跃然纸上。现在想来,作者行文至此,想到祖父当年对自己的悉心呵护,是不是倍感情深呢。
这就是回忆的好处,回忆所写的事情已经不是事情本身了,回忆有时如灯笼的光,能够将往事照的更美好。
在概括的过程中,梳理出本文的情感顺序:先写亲情,再写乡情。
三、典故梳理,明确时代背景,了解作者情感
本篇文章其实有很多引用,教师抓住“汉献帝”询问学生,为什么会想到他呢?学生思考,此时恰当引入背景,学生便理解,原来当时正是1937年之后,东北沦陷,碎裂的山河,让作者这一介书生,也愿意做征战沙场的将军的马前卒,蓬勃的报国热情积聚于心中,付诸于笔端,便让文章的情感斗转,最终由悲落于壮。
这其实也和作者的出生地有关,吴伯箫出生于山东莱芜,公元前684年,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齐鲁长勺之战就发生在山东莱芜。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山东人,吴伯箫的血脉中或许就激荡着这样的爱国激情:强敌入侵时,再弱也要反抗!
这也就是本文最终的落脚点,卒章显志:一腔爱国情。
至此,情感脉络清晰起来。
四、归纳总结,了解散文结构特点
在梳理完整篇文章之后,让学生尝试将文章段落归类,说明原因。
郑同学立即举手,说要将1,2段放在一起,因为是由当下的灯笼引起回忆。
教师抓住这一契机,追问,那么本文最后有没有回到当下呢?学生说,回到了。
这就是首尾呼应的写法。
归类的时候,大家会发现,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聚,能够找到贯穿全文的线索。可以是情感线索,可以是其他线索。
五、卒章显志,拓展延伸
齐读最后一段,明确:火把,探海灯燎原的烈火,火势越来越大,光芒越来越强,这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作者践行,尽管现在我们处境惨淡,但是只要每一个人心中有灯笼,有火光,就会向鲁迅所期望的一样: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的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六、仿写第二段:关联法。
目的:学会联想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