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论语》2.23
读书笔记之《论语·篇二〈为政〉》孔子及其弟子
【原文】
2.23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释】
(1)世:古时称30年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释为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即优化、变动之义。
【集注】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
陆氏曰:“也,一作乎。”王者易姓受命为一世。子张问自此以后,十世之事,可前知乎?
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马氏曰:“所因,谓三纲五常。所损益,谓文质三统。”愚按:三纲,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谓:仁、义、礼、智、信。文质,谓:夏尚忠,商尚质,周尚文。三统,谓:夏正建寅为人统,商正建丑为地统,周正建子为天统。三纲五常,礼之大体,三代相继,皆因之而不能变。其所损益,不过文章制度小过不及之间,而其已然之迹,今皆可见。则自今以往,或有继周而王者,虽百世之远,所因所革,亦不过此,岂但十世而已乎!圣人所以知来者盖如此,非若后世谶纬术数之学也。胡氏曰“子张之问,盖欲知来,而圣人言其既往者以明之也。夫自修身以至于为天下,不可一日而无礼。天叙天秩,人所共由,礼之本也。商不能改乎夏,周不能改乎商,所谓天地之常经也。若乃制度文为,或太过则当损,或不足则当益,益之损之。与时宜之,而所因者不坏,是古今之通义也。因往推来,虽百世之远,不过如此而已矣。”
【钱穆】
十世可知也:一世为一代,古称三十年为一世,十世当三百年。或说王朝易姓为一代,十世即十代。疑子张所问,当属前一说。也同邪,乃问辞。子张问十世以后事可否前知。
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因。因袭义。损益犹言加减,乃变通义。历史演进,必有承袭于前,亦必有所加减损益。观其所加减损益,则所以为变通者可知,而其不变而仍可通者亦可知。如是以往,虽百世三千载之久,其所因所变,亦复可知。
此章子张问,可否预知将来,孔子告以参考已往,孰因孰革,孰可常而孰当变,通观历史,即可预测将来。孔子曰:“好古敏以求之”,《论语》所陈,多属古今通义,所谓百世可知。
此章孔子历陈夏、殷、周三代之因革,而特提一礼字。礼,兼指一切政治制度,社会风俗,人心之内在,以及日常生括之现于外表,而又为当时大群体所共尊共守者。故只提一礼宇,而历史演变之种种重要事项,都可综括无遗,且已并成一体。必具此眼光治史,乃可以鉴往而知来,而把握到人类文化进程之大趋。
孔子论学极重礼,人类社会亦时时必有礼,此乃历史之常。但礼必随时代而变,此乃礼之时。而变之中仍存有不变者,此乃礼之意。读《论语》,当知孔子之距现代,虽末及百世,亦已逾七十世。时不同,固不当拘其语,然仍当会其意,乃知孔子所谓百世可知,语非虚发。
又按:本章子张之问,盖有意于制作一代之礼法。可与颜渊问为邦章合参。
[白话试译]
子张问“十世以后的事,可预知吗?”先生说:“殷代因袭于夏礼,有些损益的,现在仍可考而知。周代因袭于殷礼,有些损益的,现在亦可考而知。将来有继周而起的,纵使一百世之久,我们也该可以预知呀。”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礼仪制度)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自译】
子张请教老师:“十世以后的社会状况可以预知吗?”孔丘先生说:“商因袭了夏的文明体制,在此基础上作了哪些增减变化现在是可以知道的;周因袭了夏的文明体制,在此基础上作了哪些增减变化现在是可以知道的。因此可以知道哪些是历朝历代都共同遵守的文明体制。如果真有某个朝代继承了周,哪怕是在百世之后,这些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文明体制也是可以预知的。”
【感悟】
一段时间以来,一直沉浸在孔丘先生的言论之中,深深感觉到孔丘先生对人性的了解是多么透彻。其实,孔丘先生对人、对学、对家、对国的众多言论里最根本的基石就是人性。无论经过了几千年,无论朝代制度如何变迁,基于人之本性的文明却一直薪火相传。正因如此,先哲的许多至理名言直到今天仍然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同样可以预知,这样的教育意义虽百世而不衰。
【后记】
孔丘先生不能预知卫星上天,孔丘先生预知的是,不管经过多少年,人性的善恶将会如何评判。
槐榆柳
2016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