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讲了一个身患抑郁症的病人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探寻自我、拯救自我的故事。故事本身并没有太多的新鲜感。故事里面讲述的心理咨询的方法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推荐这本书的人说这是一本心理咨询入门级别的书。
这本书讲述的蛤蟆探寻自我的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是部分是探索自己的童年。蛤蟆先生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和一位顺从的母亲。他在幼年的时候缺少父母的温暖,所以导致他的讨好型人格和一系列的问题。这是很多类似心理学书籍所“揭露”的事实。
和《蛤蟆》这本书相同主题的书好像不少。这些书都是关注原生家庭关注童年的书。仿佛成年人所遇到的问题都得去原生家庭去找一样。
我不反对认识自我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认识自己的成长过程。但是我最近有点厌倦仿佛原生家庭是一切罪恶的渊源的提法,仿佛成年人所有的问题都应该归结于原生家庭。
我在想的问题是,既然孩子和原生家庭的关系那么密切,那我们应该怎样做父母呢?感觉对孩子严厉一点的话,孩子就容易产生一些什么性格问题,那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要隐忍自己的怒火,对孩子一味的包容,迁就和顺应他们的天性?这样是不是会走向另一个反面——溺爱?
基于这样的事实,我是不是该推断出孩子在幼年的时候应该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样倍加呵护?我在想这些温室里的花朵如果离开了温室的环境,还能生存吗?
我认为其实家庭也是社会的缩影,家庭的这种不完美,也是因为社会的不完美所决定的,没有完美的社会,也没有完美的父母。出生是不能选择的,能选择的是自我的成长。
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孩子所接纳的东西要远大于输出的东西。大人确实应该对孩子有更多的关注才是。但是每个家庭都不一样,也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标准来对待孩子。
其实每个人在一个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待。有对自己的宠爱,有对自己的不公平,或者别的什么……我觉得这种不同的对待才能够锻炼他对不同对待的一个反应。锻炼的多了,对各种反映才能习以为常,不受这种对待的影响,所谓人是锻炼出来的,不是吗?
其实人最重要的还是认识自我,这个才是最重要的。人应该接纳的是自我,不管曾经遇到了怎样的对待,怎样的境遇。无论你是怎样的反应,怎样的气质,你接纳这样的一个气质的自己,你才能够更好的去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够去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些东西,这样才形成你自己的处事方式。
所以我现在对这些讲原生家庭的书兴趣不是太大,基本上翻一翻,知道大概讲什么就完了,不会去一个字,一个字去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