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是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根据教育心理学家的研究,自我约束力较强的儿童,首先学习成绩不用父母操心,成年后往往能获得比较好的社会地位,生活质量也较高。
自我约束力是儿童乃至成人走向成功的关键性因素。但是,培养儿童的自我约束力,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也是许多家长费尽心机却很难实现的目标。
缘何如此?根据心理学,儿童的自我约束力属于内部动机范畴。在我做教师的生涯里,我曾经观察过一些儿童,一般来说,儿童如果没有强烈的内部动机支持,那么约束自我——这对于成人都很困难的任务,他将很难实现。但在我的观察中,也有一些儿童具有强烈的自我约束力,有时让人感动,有时让人嘘吁。我粗浅地认为,儿童的自我约束力,可以来自于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成就感的需要。有些成绩优异的儿童,来自于教师、家长、同学等各方面的正面激励,自我价值的期待较高,因此就具备了较强的自我约束力。比如,成绩优异的儿童对作弊、抄作业等行为是不屑为之的,对玩耍等可能会影响成绩的业余活动也抱有强烈的自我约束力。具有这种自我约束力的儿童,学习大都十分自觉。这种孩子,可以说整个学习时代,家长会省心不少。但自我约束力如同一把双刃剑,自我约束力过强,也有一些副作用,个别儿童成年后踏入社会往往成为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人,对成年后的发展或许有一些消极的影响。
第二,心理安全感的需要。一些家庭贫困的儿童,在面对美食、玩耍、游戏等儿童十分沉迷的事物时,其自我约束力显然要来得比那些家庭富裕的儿童强。这是因为,家庭贫困的儿童更缺失心理安全感,他无法安然享受这些“奢侈”的事物,甚至对这些享受抱有天生的警惕。这些儿童虽然具有较强的自我约束力,但内心敏感,对一些新生的事物难以放开。记得我在读师范时,班上有些同学的家境大都不太好,第一次开班级舞会时,大家手脚拘谨,而反观体育班、音乐班的同学因为家境都不错,班级气氛就比我们活跃得多。
第三,外在压力的作用。有些家长对孩子管理得十分严厉,如我曾经有个同学,他父亲也是教师,夏天不许下河游泳,冬天不许踢球。久而久之,他也自觉地形成了自我约束力,一门心思投入到学习中去,对非学习的课外活动一概不予参与,无论这些活动是多么有趣。这种由外在压力形成的自我约束力,对心理造成的损害有时是巨大的,对孩子的自信心、宽容度都有负面作用。
第四,理性认识的升华。由理性认识而形成的自我约束力,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高级的自我约束力。家长只要施教得当,孩子都能短时或者长时具备这样一种约束力。这是因为,儿童也具备相应的逻辑推理能力。只要结合儿童的心理进行逻辑引导,儿童在建立理性认识后,或强或弱会对某件事物产生自我约束力。孔融让梨则是一个成功的典范。理性认识背景下的自我约束力,对于儿童的发展最具有正面而积极的意义。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