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九日,皇上临朝,把告密状子当面交给王鉷,命他抓捕。王鉷估计王銲在邢縡处,先派人去召他。等到天色将晚,才命贾季邻等前往抓捕邢縡。邢縡居住在金城坊,贾季邻等到了门口,邢縡率其党羽数十人手持弓箭、大刀格斗突出。王鉷与杨国忠引兵继至,邢縡党羽们说:“不要伤了大夫(王鉷)的人。”杨国忠的随从秘密对杨国忠说:“贼人有暗号,不可交战。”邢縡且斗且走,抵达皇城西南角。高力士引飞龙禁军四百人抵达,攻击邢縡,抓捕其党羽,全部生擒。
杨国忠把情况报告皇上,说:“王鉷必定参与了阴谋。”皇上认为王鉷受自己知遇和重用很深,不可能参与叛乱;李林甫也为他辨解。皇上于是命令特别原谅王銲,不予过问,但是希望王鉷自己主动上表,请求治罪;让杨国忠去提醒他,王鉷不忍心,皇上怒。正巧陈希烈极言王鉷大逆当诛。
四月十二日,皇帝敕令陈希烈与杨国忠共同审理,仍以杨国忠兼任京兆尹。于是任海川、韦会等冤案全部揭发出来,罪名成立,王鉷被赐自尽,王銲乱棍打死于朝堂。王鉷的儿子王准、王偁(cheng)流放岭南,不久也将他们处死。有司没收他们的房舍和家产,好多天都清点不完。王鉷的宾客幕僚没有一个人敢上门探望,只有采访判官裴冕为他收尸安葬。
华杉曰:
史书上的政变有两种,一种是“常规政变”,如李世民发动的玄武门之变,张柬之发动的神龙革命,李隆基发动的唐隆政变。这些政变,都是事出有因,以雄才大略,深谋远虑,周密计划,然后一举发动。另一种政变呢,就是王銲这种政变,实在是和政治关系不大,属于“皇帝梦”精神病发作,他会认为自己有皇帝命,然后断送了自家满门性命。皇帝也很苦,要防政敌,防野心家,还要防这些层出不穷的精神病。
李隆基算是“理解”这些精神病,不愿把案子办得太大,还想把王鉷兄弟保护下来。而王鉷创下弥天大祸,之前又做了那么多杀人灭口的坏事,却仍然心怀侥幸,想要掩耳盗铃,这就自取灭亡了。
6、
当初,李林甫以为陈希烈容易控制,引荐他为宰相,陈希烈在政事上也常追随李林甫的意见,但是到了后来,却与李林甫为敌,李林甫惧怕。正巧李献忠叛变,李林甫于是自请解除朔方节度使的兼职,并举荐河西节度使安思顺替代自己。
四月二十四日,任命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
7、
五月三日,庆王李琮薨逝,追赠为靖德太子。
8、
五月十一日,京兆尹杨国忠加授为御史大夫、京畿、关内采访等使,凡王鉷管辖的事务,全部归了杨国忠。
当初,李林甫认为杨国忠有一点小才干,况且是杨贵妃家的人,所以善待他。杨国忠与王鉷为御史中丞,而王鉷走李林甫的门路,被举荐为御史大夫,所以杨国忠不高兴,于是在邢縡叛乱案上穷追猛打,令他咬出李林甫私交王鉷兄弟以及李献忠的事,陈希烈、哥舒翰从旁证实;皇上由此疏远李林甫。杨国忠贵震天下,开始与李林甫为仇敌了。
9、
六月七日(原文为甲子日,根据柏杨考证修改),杨国忠奏报说,吐蕃兵六十万救援南诏,剑南兵击破之于云南,攻克敌人隰(xi)州等三城,俘虏六千三百人,因为道路遥远,简选强壮的一千余人及酋长降者到长安献俘。
10、
秋,八月十五日,皇上再次参观左藏(国库),赏赐群臣绸缎。
八月十九日,杨国忠奏报,有凤凰出现在左藏仓库,出纳判官魏仲犀说凤凰聚集在库西通训门。
11、
九月,阿布思入寇,包围永清栅,栅使张元轨将他击退。
12、
冬,十月五日,皇上前往华清宫。
13、
十月二十六日,改通训门为凤集门;魏仲犀升任殿中侍御史,杨国忠属下官吏都因为凤凰的事得以优先升官。
14、
南诏不断入寇边境,蜀人请求杨杨国忠亲临坐镇;左仆射兼右相李林甫也奏请派杨国忠去。杨国忠将行,哭泣辞别皇上,说自己必定要被李林甫陷害,杨贵妃也为他求情。皇上对杨国忠说:“你暂到蜀地处理军事,朕数着手指头等你回来,还当入朝拜相。”李林甫当时已经有病,忧惧愤懑,不知所为,巫师说见一次皇上,可以好转。皇上想要到他家里探望,左右坚决谏止。皇上于是命李林甫出屋,到庭院中,皇上登上降圣阁遥望,以红巾向他挥舞致意。李林甫不能下拜,让人代拜。
杨国忠刚刚抵达蜀地,皇上就派宦官将他召还,抵达昭应,谒见李林甫,拜于床下。李林甫流涕对他说:“我要死了,您必定做宰相,我把后事托付给您!”杨国忠推辞说不敢当,汗流满面。
十一月十二日(原文丁卯日,根据柏杨考证修改),李林甫薨逝。
皇上晚年自恃天下太平,以为没有什么事可以担忧的,于是深居禁中,专以声色自娱,政事全部委任给李林甫。李林甫媚事皇上左右,迎合皇上心意,以巩固自己的恩宠;杜绝言路,掩蔽皇帝的耳目,让自己的奸谋得逞;又嫉贤妒能,排斥和压制能力超过自己的人,以保住自己的权位;屡次兴起大狱,诛杀驱逐贵臣,以扩张他的权势。自皇太子以下,对他畏惧,站都不敢站直。李林甫在相位十九年,养成天下之乱,而皇上始终没有醒寤。
华杉曰:
子要亲生,田要亲耕,是皇帝,就要承担皇帝的责任,做皇帝的工作。身为最高领导,面对天下之大,事务之繁剧,当然一定要授权,但是,无论你授出多大权力,责任都是你自己的,如果把责任也交出去,那就不是授权,而是退位了。李隆基耐不得烦,不想工作,只想享受生活,那么就应该退位,传位给太子,自己退休做太上皇就好了。都甩给李林甫,李林甫就掌握了皇帝的权力,而他又不是皇帝,于是造成皇帝缺位,国家就乱了。
李隆基就要败了,因为他遇上了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自己的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