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两位高知教授的育儿讲座,我听完讲座以后的感受是,使用补课这类强硬直接的鸡娃方式效果不好,容易激起小孩的逆反心理。现在有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来套路娃,小孩不会有逆反心理,会顺应大人的期望一路升学,找到好工作,让中产阶层至少能够保住阶层位置。我大胆地猜测,如果讲座嘉宾的小孩没有考上普林斯顿大学,没有进入金融行业,就是一名普通的蓝领工人,他们的讲座可能开不起来,可能也没有人去买他们的育儿书。对体力劳动者的轻视是一种结构性的不公平。
在就业选择上,我看到过两种对比情况。一种是名校毕业生去贫困落后的农村工作,拿高薪的人才辞职去做公益。这是有一定物质积累和社会资本的人,才有能力去做的选择,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权”选择。另一种选择是来自于农村,在成长过程中忍受着拮据的物质生活、家庭负担很重的人,选择卷入体制里,进入大城市生活,进入高薪行业。他们不会去贫困的农村工作,也不会去收入很少的公益机构工作,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的基本生存。
社会在肯定名校毕业生去贫困的农村工作、不追求高薪报酬,同时也应该肯定来自农村的人才选择去大城市工作、进入高薪行业。这两个选择都是个人为了更美好的生活所做的选择,它们是平等的选择,前者没有更高尚。
现在,中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的富足让具备有“特权”选择的人会越来越多,有更多的人不用担心基本生存,有能力去做冒一些风险的事情,可以承担一定范围内的不稳定。这是时代的进步,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做出如己所愿的职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