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那就是读不懂。这是做题的基础,没有懂就不必提什么做题了。一中赵凤芳老师的诗歌“七问”,就从诗歌的内容出发,还原诗人的创作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真的是简单实用,有的放矢。
诗歌七问即是看到诗歌,首先要回答七个问题:谁,何时,在哪里,做什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样让学生和诗人一起进入到诗歌里面,初步解决了读不懂诗歌的问题。虽然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工具展示,但是让我们豁然开朗,觉得课堂可以挥洒自如,想有哪个方面都可以延伸拓展开来,为什么?因为瓶颈突破了。学生找到了理解诗歌的路径,有了这个牢固的地基,高楼大厦也就可以垒起来了。
新授课中,学生理清了内容,我们还要让他们学会鉴赏,这个时候,连缀好找出来的信息,用写意的文字还原诗境,这时,七问小工具的逻辑性的好处又一次发挥了作用。诗化的语言、清晰的结构,怎么能够不理出最准确的情感呢。化整为零后,再化零为整,品读、意会,有实际内容的课堂就产生了。
七问工具不仅在新授课上作用显著,在复习课上我觉得更加有其优势。不仅仅是读懂陌生的诗歌,在诗歌类型、表达方式等多方内容都可以有理有据的整理并展示出来。比如,一首诗歌之中,我们可以找到诗人在何时何地做什么,而无其他的主要要素,那么这是叙事诗无疑;如果是以诗人看到的,听到的为主,那么写景诗,咏物诗无疑;如果只能找到诗人想到的,那么抒情诗或哲理诗无疑了。表达技巧也在这里可窥见一二:如诗歌中看到的听到的为主,视听觉就出来了;有所见有所想,虚实结合就有了……。
诗歌七问是我们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一种小工具,看似简单,但却是老师在十几年教学中不断阅读、不断积累、不断研究得到的,这凝结了老师的智慧和心血。正是这样专注的付出,才能获得更好的成绩。我们都渴望寻找到学习的捷径,能够用规律解决问题;但我想我们更不能只躺在他人的经验上原地不动,坐享其成,钻研钻研再钻研,应该是我们工作的常态,这样我们才能为人师,才配的上“师长”这个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