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者简介:
马斯洛,美国著名哲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被誉为“人本主义心理学之父”。
作者观念:
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况,一个欲望满足后,往往又会迅速地被另一个欲望所占领。人几乎整个一生都总是在希望着什么,因而也引发了一切……
02.
内容大纲:
《马斯洛人本哲学》介绍了动机与人格、人性的精髓、自私的本能、人类动机理论、需求的满足、完美人格的形成、人的潜能和价值、健康的心理模式、心理闭锁的根源、超越环境、智力的羁绊、有序的生命需求、无穷的潜力、发展的天赋等详细内容。
04.
启示录:从马斯洛需求看科举制度。
封建统一的国家在文教不算发达时期,统治者为了管控一个思想多层体系的社会,往往通过摧毁或控制少部分舆论重心的自由知识分子的思想以达目的。
我们先来看看历朝历代采取的在正史记载中影响较大的几次重大举措。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贾谊《过秦论》
秦朝统一中原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保证这大秦江山千秋万代的延续。为了让天下百姓对整个秦政权的臣服,首要工作便是如何控制天下百姓的思想,撇开商鞅变法的后续影响,唯宰相李斯所提议的“焚书坑儒”政策,就是蒙蔽奴化百姓,控制百姓思想的重大举措。
后汉武帝时期,为了维护政治统一,必须实行思想上统一而推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明朝亦推行“八股取士”和清朝的“文字狱”均是为了达到相同的目的。
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措施有几个共同之处:
一、以上措施都是在一个朝代之内覆灭,甚至带来了不少负面的的影响,以失败告终。
二、通过物理层面的信息摧毁、读书人生理方面的摧毁以及心理层面的震慑达到短时间内的控制。
这些以暴制暴的线性思维对于思想进步文人并不有效,即使当朝皇帝震慑甚至残杀了大批量自由知识分子,他们仍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成长起来。
直到隋文帝创立科举制度以来,从607年推行,一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足足延续了1297年。
科举制度原本属于人才选拔制度上的发展创新,在此之前出现的察举征召制和九品中正制曾出现过短暂的辉煌时期,唯独科举制的建立持续时间是最长的。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于是我打算用马斯洛需求这个维度对此解释。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 由美国心理学家 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
书中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科举制度对于天下百姓来说,是摆脱寒门,步入高层社会的不二选择。更是完全符合马斯洛需求原理的一项重大改革创新。我们来细细进行说明:
一、温饱阶段——生存
马斯洛需求中谈到第一点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人类生存的刚需。在以农为本的传统中国,粮食经常出现匮乏情况,遇到天灾歉收的年份,百姓大多只有活活饿死,通过考取功名入仕的寒门百姓来说,正如现在的公务员一样,吃的是皇粮,至少能够保证生存的基础。而单从性的角度看,一旦登科取仕,想要娶得貌美女子着实不难,更优者便能三妻四妾,或是高中状元,被皇帝看中,成为驸马。而成为政府官员,安全需要自然不在话下。
二、小康阶段——归属
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价值。这是更高阶层的价值感受,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而科举制度是实行,对于那些考取功名之后光宗耀祖,封妻荫子便是最好的报答。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般的获得极大的尊重,就连一个小小的秀才也为乡里乡亲传颂称赞。读过鲁迅先生《孔乙己》的对此也会深有触感,为什么一个穷酸秀才能够在饭馆用赊账的方式持续填饱肚子,凭的就是这秀才之名。
二、富裕阶段——成长
最后一个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达到自我实现境界的人,接受自己也接受他人,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觉性提高,善于独立处事,要求不受打扰地独处,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这对于那些生而有远大抱负的人来说,科举制度正好是寒门人士实现人生终极理想的敲门砖,通过考试,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为官为相之人便可在政坛上大显身手,实现人生的抱负。
暂且撇开这些制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弊端,单从马斯洛需求原理出发,科举制度是当时政治条件下,维护国家安定,控制人才输入和控制思想最最科学合理的措施,这种学而优则仕的制度,虽然初衷在于选取大量人才,但它在实行过程当中,结合马斯洛需求原理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来看,并没有焚书坑儒,以愚黔首,这不得不说是中国文化历史中最伟大的发明。
最后用一诗作为本文的总结,《劝学》一诗便是从马斯洛需求出发,对考取功名最好的阐释: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
(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