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批判性思维”是对现实生活中的条理、定义或习惯方面的质疑与思考。
最近看的关于批判性思维的书名《人人都该懂的批判性思维》,从一开始进行测试,再一步一步阐述。
书里批判的很多谬误思维在我们的生活中,当我们与他人的对话中都存在着。
“敏感”一词用来形容某人的性格,可谓PUA第一步的贴标签。那可能不是“敏感”,而是“敏锐”。
一、论证
1、标准形式:“因为....所以...”
2、归纳与演绎:
1)归纳
我的理解是,归纳比较难,还要找一扒拉的数据做支撑
含义:有精确的数据支撑、前提不一定保证结论(结论的不确定性)
分类包含:
A.递归方法(质疑问题,而非经验判断)
B.类比论证(“长得像不一定都结婚了”)
2)演绎
含义:无数据支撑、前提一定能保证结论(两个前提均认同,有效性与合理性)
我的理解是,演绎相对归纳容易些,一般沟通的时候,只要阐述的前提一定能保证结论即可
二、语句逻辑
其中里面有三类,让我看了后感觉沟通中普遍存在着。
第一类,归谬法
基本的逻辑就是“如果A,就B”
在与很多人对话过程中,对方一来就导入一个名人名言,或者“俗话说”之类的大道理,然后基于这类大道理进行对方自己的思维阐述。
比如,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对方先引入,然后把你类比成“有缝的蛋”,把责任全部归纳于你。这纯粹就是归因谬误。
首先,蛋没有缝,苍蝇也会来叮。其次,苍蝇不仅叮蛋,苍蝇还要叮屎、叮苹果、叮人等等。
所以,我认为,在对话中若遇到此类,直接将其前提打破,其前提(俗话说)就是个谬论。
第二类,选言三段论(非此即彼)
第三类,构造二难推理(“或是”)
这两类其实有点类似,都是二元法则,只是一个是“不是....就是”,一个是“或是”。但总体都是二元的。
问题是,为啥只有二元呢?还有三、还有四、还有五六七八九。
三、三类(歧义性、相干、不当归纳)各自的五种谬误
每个类5种谬误,三类,共15种谬误
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将现实生活中自己遇到的打钩
其他的各类都要谨慎对待,可能也是遇到过,只是还没有发现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