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一则新闻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连续16年参加高考,并且10次被高校录取的“资深”复读生唐尚珺终于到华南师范大学报到了。
读了16年的高中课本,这位35岁的大学新生算不算是个有知识的人?
这个问题可能会让一些人犹豫,高考这么多次,之前的成绩曾经被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录取,怎么不算有知识呢?
但又有些人会摇头,毕竟这些知识最后对他的生活都起不到任何作用,用不上的知识能叫知识吗?
反观另一个跟唐尚珺相关的人物,他的初中同学何汉立,16年前高考被被广西师范学院录取,毕业后这个二本学生与一批北上广名校的毕业生一起入职广西广播电视台。
这之后,他用3年的时间,以唐尚珺为主角,拍出了轰动一时的纪录片《高十》,并且获得了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颁发的“最佳新人奖”,生活和事业从此走上正轨。
如果从高考结果来看,何汉立并不比唐尚珺知识扎实,但是他却凭借这些知识,搭建起个人发展和职场发展阶梯,最终让自己获得了更充实和有价值的人生。
网络有句人尽皆知的经典名言:读了那么多书,却过不好这一生。
唐尚珺可以说是其中的典型,但是还有更多非典型的李尚珺、张尚珺、刘尚珺等。
他们比旁边的人看起来也许知识更为丰富些,表达也更为先进,甚至想法也更为前沿,但是生活状态却没有比旁边人更好。
似乎,他们拥有的那些“知识”对他们的生活、人生并没有起到什么帮助作用。
这是为什么呢?
成甲老师的一段话,为我们做了一个清晰的解答:
“如果你看了一篇文章之后点头称是,然后生活照旧,那么这篇文章和其他类似文章一样,都只是信息。只有你在看完一篇文章、了解一个观点之后,受到启发,改进了思考问题的方式,或者做事的方法,信息才是知识。”
他进一步解释,例如知乎上的文章,如果你不去阅读,他们就只是数据,如果你读了,他们就变成信息,只有你用这些信息改变了自己的行动,信息才变为知识。
所以回过头,不管唐尚珺的高中知识看上去多么扎实,其实都不算是知识。而何汉立在知识掌握程度上没有唐尚珺那么强,但是他却能将知识为己所用,让他进入高校、完成学业,转战职场、拿到成果。
由此看来,掌握信息的多少并不重要,信息的来源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去用它。
今天私教群里大家子在讨论一个话题:提升认知和下场实干,哪个更重要?
正确答案是:提升认知和下场实干,可以同时进行。
学习当下有用的知识,学完就去实战,去项目中练手;做项目的同时,遇到问题不断去学习,提升认知,助力项目更好地推进。
两者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用李笑来老师的话来说:“很多时候,单纯的思考,不仅价值不高,能量也不足。事实上,“纸上谈兵”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用行动刺激思考,用思考改良行动,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而“高认知穷人”则是拼命的学习,武装着自己的大脑,有些人甚至学了很多,但从谈吐到行为都看不出来,更说不能有什么具体行动和结果了。
难怪有人会说,废掉一个成年人到底有多简单,只要不停给他新知识,让他忙于学,却从不实践就可以了。
所以说,这两年的学习,我更看重的是自己是否有实践,是否在实践。
当然,实践有很多种形式。
例如读书后的输出,读完了一本书,我有没有输出读书卡片,有没有输出一篇文章,有没有拆解文章?
又或者,我有用一本书组织共读营,有没有转换成一节课,并且变现?
再或者,有没有用学到的东西指引我在生活中做了对的决策?
不再忙于学习新知识,而是注重实践学到的知识,才是学习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