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这个信息碎片化和网络渗透的社会,手机已经离不开人们的手掌心,特别是青少年这个群体,尤其是Z世代年轻人,手机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半个器官,脱离手机对他们来说精神几乎就等于瘫痪。
我国进入小康社会是20世纪末,国内的通讯行业才开始兴起,对手机的研发还处于功能机阶段,绝大多数中年人的人生观在那时候就已成型,相比于出生在21世纪的年轻人,他们的心态很难受到手机的负面影响。
21世纪的年轻人,也就是Z世代青年,他们的儿童期处在智能手机的起步阶段,手机对他们几乎没什么负面影响,他们这时候对世界的了解还处于懵懂期;Z世代的少年期处在智能手机的崛起与爆发阶段,这时他们开始了性格迸发的中二期,智能手机刚好填补了他们对什么都好奇的思想缺口,许多青少年相继染上手机瘾,也就是这时候智能手机被众多家长打上了网络毒瘾的标签;Z世代的青年期处在智能手机的巩固与升级阶段,他们的人生观开始定型,刚好2020年又因为疫情的影响,他们被迫接受封闭式的校园教育,智能手机的功效在严峻的社会环境下发挥出了使命般的作用,于是在这个节点,智能手机逐渐镶嵌在他们的心中,被手机左右着生活方式。
造成这个现象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方面还是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所接触的信息对他们三观潜移默化的塑造。
可以说,手机这个东西最初是作为沟通工具来使用的,人们对它的使用主要侧重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上,并无其他多余的作用。可在科技创新和市场转型的影响下,手机的硬件和软件不断更新,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并逐渐覆盖到其他领域,以至于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随之而来的就是人们的行为方式受到手机潜移默化的调控。这里有一个现象要强调一下,从前是消费者影响市场与产品的迭代和升级,现在反过来了,随着手机功能的细分和人性化设计,市场和产品开始反哺消费者的需求,所以就造成了如上的局面。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三观是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的,因为他们的人生观还没有稳定,而手机又成为这个时代的必备品,所以自然而然就受到了手机的牵连。
下面进入本文讨论的主题,现如今青少年到底受到了手机的何种负面影响?
第一,如文章第一段所述,手机变成了他们的半个器官。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手机的普及化以及对各种商业平台的全方位承载,促使手机成为了连接外部世界的必用通道,你不管查找什么东西都少不了手机的使用。再加上近些年来疫情的影响,各种实体店铺也相继配备了线上平台和扫码购物,你外出购物会发现每个角落都布满了这些东西,里面眼花缭乱的优惠活动引导着你的思维方式,你随着它们进行着购买行为,所以这相当于又进行了一次上网活动。
随着客户的集体性购买,店铺会根据客户的反馈和销售趋势调整产品的营销方案,并且同步更新线上平台的运营模式,风水轮流转,所以这就更加强了手机与现实行为之间的关联度,它们是相互作用的。
从购物活动的注意力转移之后,在逛商场的途中,为了了解其他种类的店铺信息,青少年下意识地被手机丰富多彩的页面牵引,然后进行又一轮的上网活动,即使在他们回家的路上注意力仍然被牵在上面,一直到回家睡觉为止,手机的余波才暂时散去,等第二天醒来重蹈覆辙。
青少年没经历过多少人情世故,需要各种生活上的指导,相比于从前遇到问题查阅电脑,手机的便携式设计更对口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手机成为了他们最有效的一个生活说明书。这些行为导致青少年的注意力全部被手机覆盖,并逐渐丧失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
综上所述,长时间的使用以及群体模仿效应,手机逐渐变成了青少年身体的一个隐形器官,所有的行为意识都被手机吞噬。
第二,手机被拟人化,这是青少年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承接第一个问题,虽然手机成为了青少年的隐形器官,成为了他们输入信息的刚需,把他们的社会性活动几乎全部收揽,但是有输入就有输出,社交仍然是青少年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
然而这又引出了一个附庸问题——手机的使用造成了两个极端:手机让青少年脱离对现实世界的关注,把当下的社交行为限制在手机媒介上,使他们对手机产生社交上的精神依赖。受市场不良风气的影响,手机上充斥着大量的无用信息,这些信息涌入他们的大脑,使之没有自己的主观思维,遇到社交活动潜意识里全部想的是这些信息,进行社交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把这些信息融入自己的大脑。没有实践操作、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坦诚交流、过度依赖网络教程以至于忽略自己的真情实感,导致沟通出现很多问题,可经历这种挫败感之后,青少年会再次在网络上寻求解决办法,他们不停地进行毫无作用的试错,不停地叠加前面的负面情绪,结果进行下一次社交活动的时候问题仍未解决,甚至还出现新的社交问题,就这样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
手机让他们有种无力感,可越是无力他们越是依赖手机的帮助,越是不情愿透过现实看世界,就这样形成了第一个极端;当他们在投入超额成本却又得不到回报的情况下,对社交的渴望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一些社交上的风吹草动都会拨动他们的神经,使他们脱离了正常的社交思维,这就形成了第二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青少年的社交恐惧症越来越多、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单身人士越来越多的原因。
通过对这两个极端点的剖析,下面再来讨论以下观点。在手机沟通上(主要包括微信和QQ这些社交软件),因为青少年对手机的极度依赖和对社交的极度渴望,促使他们把情绪全部灌注在手机上,手机占满了他们精神世界的全部,手机的内容在他们眼里越来越“真实”,现实沟通的对象反而在他们眼里越来越“不真实”,以至于手机成为了社交本身,长期以往,手机在青少年心里逐渐等同于与自己交流的那个活生生的人,所以这就是手机的拟人化。
手机拟人化的具体表现是这样的,想必大家都有体会——你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时常会遇到朋友长时间不回你消息或者忘记回你消息的情况,或者在你不知情的前提下断断续续聊天的情况,反正朋友不会一直秒回你消息,时不时消失一段时间,让你们的聊天框出现一个聊天空缺。这时候很多人的反应就是比较急切(当然根据个人的心态和聊天内容的重要性而定),巴不得对方一直跟随自己的聊天思绪,秒回自己的信息,希望自己的聊天从不出现暂时的断联。这种心理反应是正常的,每个人多少都会有一点,但这种感觉频繁出现就不正常了,不幸的是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出现了这种心理问题。
这涉及到了一个心理错觉,他们把手机的反应等同于对方的反应,把对手机的交流等同于和对方的当面交流。其实试想一下,你拿起手机给别人发消息的时候,手机发过去是一回事,别人看到是一回事,因为手机的延迟性不能满足当面对谈的那种及时交流性质,手机只是一个交流屏障和一个沟通工具,无论你怎么发消息,它的内容都是静态的,而对方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在干自己的事情,即使现代人手机不离手,手机也不可能长在对方的身上,所以不会次次及时看到。综上所述,并不是别人不及时回你(排除个人情感因素以外),而是手机“不回你”,这是大多数青少年把手机拟人化的一个通病。
手机的拟人化促使我们把对方的形象渐行扭曲,把和对方的沟通进行再加工,从而产出一些不利于交流的信息。对手机的过度依赖把人变得不再是人,每个个体把对外交流的欲望完全寄托在手机上,以至于忽略了手机对面那个与自己交流的真实的对象。
手机发明的本意是加深人类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造福人类生活的,但当今的社会风气不仅没加深人们的沟通,反而还让他们渐行渐远,让他们处在各自不同程度的虚假痛苦中,不管是社交、工作还是娱乐,全部受到其感染,可悲的是人们还未醒悟过来,就如吸血鬼一样继续被手机蚕食着心灵。
在手机普及化的社会,生活的需要迫使我们不得不把手机带在身边,那么还会有解决办法吗?
智能手机刚普及的那段时间,各项功能还没有特别完善,人们把手机由最初的沟通工具转向了娱乐工具,这段时间手机增值了很大的区间,逐渐代替了电脑的部分功能。
人们这时对待手机的方式还停留在打消时间的层面上,除了打电话以外,只是偶尔玩一下手机,青少年也只把它当做平时的一个玩具,心智还未受实质化的影响,负面影响也仅限于“网瘾”这个老生常谈的病症范围中。
对待手机的态度,青少年要体味一下曾经的生活,在刚刚拥有手机的那段时间,自己为什么未受如此深刻而全面的影响?那是因为刚开始自己只把手机当做身边的“游戏机”,精力主要放在取得好成绩、对朋友的嬉戏打闹、假期商量去哪玩等方面,那时的心态还很自然地接轨这个真实的世界,还在用真情实感对待生活中的人们,还乐于用实践尝试未做的事情,所以那时候的快乐那么地专注与纯粹,自己的心还未被手机物化,手机也未被自己拟人化——自己还是一个拥抱生活的人。
现在的青少年应该给自己留一份生活空间,把注意力渐渐分散到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上来,多参与一些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因为不管如何,人们最终的行为还是要回归现实,就如虚拟经济仍然要以实体经济为主一样,落地才有发展。手机上面的很多信息是片面化、跟风化和商业化的集合体,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好的信息为自己所用,但不要依赖手机,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要时刻记住,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它不是我们的眼睛和心。
但改变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毕竟被手机的负面影响熏陶了好几年,就如养成了好几年的拖拉习惯一样,刚刚开始是会有点不适应,做起来很费劲,离开手机就像丢失了什么东西一样,但不要急于求成,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慢慢削弱对手机的依赖,把自己的精神状态抽离出去,融入现实生,坚持下去,你的生活绝对会产生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