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1——浏览前言和目录
拿到这本书仔细看了序言、前言和绪论,然后把这本书的目录浏览了一遍,只此一项工作收获感悟就很多。其中国内专家提到了核心素养与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相结合的思路。这里我记录一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一些内容,供大家在读该书的时候能够结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进行思考,在领会本书内容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因地制宜的变通。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掀起了一股“核心素养”潮。 “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罗列一下本书的章节题目:第1章逆向设计,第2章理解“理解”,第3章明确目标,第4章理解的6个侧面,第5章基本问题:通往理解大门,第六章架构理解……其中第1章逆向设计和第3章明确目标,让人想起了史蒂芬柯维提出的以终为始的习惯,四书中《大学》有几句体现东方智慧的语言也有这样的思路: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以终为始,有目标导向,教学中就不容易跑偏。后面几章就是跟“理解”这个词硬磕,一个关于理解的理解,能写出这么多内容来,也真是令人好奇。于是直接跳到了第四章略读了理解的6个侧面:能解释、能阐明、能应用、能洞察、能神入、能自知,这六个侧面都表现了学生学习后迁移应用的能力。看完后真的是拍案叫绝,后面还是要细读精读,在今后的教学和评估工作中,促进学生真正的理解:6个侧面的全面发展的理解。
读后感2——第一章 逆向设计
教学近二十年,对教材内容已经滚瓜烂熟,虽然每年都想着怎样让课堂变得跟有意思,怎样让教学更加有成效,但是整体而言,改变不过,变化不大。看完这一章,的确引起了思考,拿教学和吃饭类比,我们每天给学生们准备好配餐,告诉他们吃完了就会收获很多能量,补充很多营养,但是为什么要这样配餐,学生吃完后一定会补充很多营养吗?这些问题想的很少,导致很多时候,学生并不能从课堂教学中收获真正的理解。
看完这一章内容后,对逆向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逆向设计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确定预期结果——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非常类似于目标倒推法。摘录内容如下:
阶段1:确定预期结果
学生应该知道什么,理解什么,能够做什么?什么内容值得理解?什么是期望的持久理解?在阶段1中,我们思考教学目标,查看已发布的内容标准(国
州、地区),检验课程预期结果。通常要传授的内容比我们在有限时间里能够传授的内容要多得多,所以我们必须作出选择。设计流程的第一阶段需要说明习内容的优先次序。
阶段2: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
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结果?哪些证据能够证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逆向设计告诉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用于证实预期学习是否已完成)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是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这种方法鼓励教师和课程设计者在设计特定的单元和课程前,先要"像评估员一样思考"思考如何确定学生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理解。
阶段3: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
在逆向设计的第三阶段,我们必须思考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知识和技能?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
根据这个流程,我试着在“超声与次声”这节课做了尝试,用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能够流畅回答这些问题,就可以认为理解了本节课主要内容。
1. [endif]什么是超声?什么是次声?
2. [endif]为什么规定这样的声音是超声或者次声?(人耳的听觉范围是多少)
3. [endif]哪些动物能发出或听到超声?人们模仿这些动物发明了什么?
4. [endif]你还知道哪些超声波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5. [endif]次声波怎样产生的?有何危害?
]6. [endif]次声波有何应用?
7. [endif]那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为什么它们需要听到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
8. [endif]看课本图,找出动物发声范围好听觉范围的规律?并解释为什么?
通过这八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很容易暴露出哪些地方不理解或者理解不透,从而给我的深入讲解指明了方向,讲解完毕,学生们对开始不理解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老师也轻松,不像原来那样讲个不停,眉毛胡子一把抓,大家都很累,效果还不好。
今后还是要多尝试,多学习,从而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读后感3——第二章 理解“理解”
在了解完第一章中所讲的逆向设计之后,第二章着重讲解“理解”。
作为教学设计者的我们首先要理解我们文中提到的“理解”。在我们的教学目标中总会有这样一些名词,例如“充分掌握”、“彻底了解”等等,但看完这一章之后不禁引起我的反思,我们平常教学中要求学生达到的理解是我们书上提到的理解吗?
带着这份好奇我继续往深处探索,文章中通过列出两个类比:瓷砖和“事实”故事,让我逐渐有点了解了“理解”,可能瓷砖在铺设的时候也不知道整体有什么花纹出现,铺瓷砖的人也不是真正理解瓷砖的图案,只有俯瞰全局并加入自己的思辨才能做到真正的理解。
理解和知道不一样,知道也许只是让学生认识了事物的一个表面性,而理解却可以使学生能够发掘其背后的含义并谨慎地加以运用。也就是说理解意味着不仅能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任务,还能解释为什么特定技巧、方法或知识主体在特定情境下是合适的或不合适的。
用我们教育学当中的比较熟知的用语来解释,其实理解就是关于知识迁移的。
如果达到了真正的理解,那就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甚至有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情境中去。理解的最终目的其实就是让学生获得对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能力。迁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能力,因为我们教师能够教给学生的非常有限,所以我们需要帮助他们将内在的有限知识迁移到许多其他环境、情况和问题中去。这样学生就能够自主地学习更多的知识。我想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吧。
当我越来越清晰理解了“理解”之后,我又在想那我们怎么把握学生是否理解了呢?我感觉很多时候我们对学生的理解产生了一些误解,我们很难把握学生怎样才是真正地达到了“理解”。所以我们需要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理解的证据需要我们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进行测试。我们要看到学生“提取”理解,并将其在情景化问题中加以运用的证据。这样就需要我们老师多动脑子去出有效的测试题,真正的能检测出学生的理解水平。
我看到有本书上说,美国哈佛等名牌大学的学生现场采访时,很多人分不清月相和月食,这说明他们上中学的时候对这个内容并没有真正的理解,像这些高材生都会有这种理解的问题,说明我们的教育还是有很大的改进和提升空间的。一起努力吧!
左边是月食,月全食能持续一两个小时,一般日偏食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但是月相变化周期要经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
读后感6——什么是大概念和核心任务
阶段1中,还要求教师明确“基本问题”,这些基本问题不一定是典型的目标,而是为了强调大概念,大概念是教学设计的核心,学生将围绕它们开展学习,将离散的主题和技能练习起来。
当我们用逆向设计规划一个学习单元,我们不一定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理解这一单元的内容。关注大概念和核心任务则可以让我们的设计和教学更加完善和有效。
大概念,并不是一个包含了很多内容的、庞大的相对模糊的基本属于,也不是一个“基础”概念,而是与内容相关的各种条理清晰的关系的“核心”,是使事实更容易理解和有用的一个概念锚点。大概念是一种概念性的工具,用于训练和强化思维,连接不同的知识片段,使学生具备应用和迁移的能力。
教学实践中,大概念通常表现为一个有用的概念、主题、结论或观点、理论、基本假设、反复出现的问题、理解或原则。我们可以用一个表示核心概念的词语、一个基本问题或一个正式理论表达大概念。
怎样确定大概念?
一般来说,我们要面对的知识内容往往比能合理处理的内容要多得多,因此,确定目标后,我们可以应用下图三个嵌套椭圆理解围绕大概念确定教学优先次序的框架。
内容的优先次序
三椭圆图中,最大圆以外无限的空白区域表示所有可能的内容,我们不可能全部涉及到,也不可能平均用力。因此,要先在最大椭圆范围内选择确定学生应该熟悉的知识;中间椭圆通过确定重要的知识、技能和概念突出我们选择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本单元和其它相关主题单元学习中,具有关联和传递作用;最内层椭圆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后选择的指向单元或课程的大概念,并明确处于学科中心的迁移任务。
当我们熟练应用这个三椭圆工具时,不仅能确定单元或课程内容的优先次序,也会避免像以往一样把目标放在不应该过多关注的内容上。我们能更清楚地界定单元或课程的大概念是什么?重点内容是什么?如何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优先次序?
另外,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下策略确定大概念:
第一,深度研究课程标准。有些课标表述中直接呈现或暗示了大概念。
第二,在各种指导性标准或文件中,圈出反复出现的名词确定大概念,圈出反复出现的动词确定核心任务,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
第三,对标准中的涉及的主题或内容提出一些问题:什么是**技能或过程暗示的“大概念”?为什么要研究**主题?研究这个主题的什么?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应用*?……
第四,从相关且有提示性的一对词组中产生大概念。这种方法适用于需要让学生对两个事物进行探究式辨析或反思。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大概念是什么,还要让他们发现作为终身学习者,要始终对大概念的意义和价值永远保持探究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