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空余时间看了一小段哈佛大学公开课:领导力培养,里面的老师讲到一个点是培养提问,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从小是个乖乖女,有问题没有勇气问别人,怕羞。自己心里发现了什么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沉没去沙海,有些通过一些方式自己找到了答案。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高二的时候,重新分了班,我交际能力很弱,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让我很焦灼。晚自习的课间,我在走廊上看着夜空,皓月当空,繁星闪烁,脑中闪过一个疑问:星星不是恒星吗,为什么会一闪一闪?我不敢问地理老师,我怕老师(这个点至今还存在)问同学,自己又不能完全相信他。后来自己慢慢琢磨,是不是跟大气层有关?放假的时候赶紧在网上查证,找理由说服自己,后来证实我的猜测是个正确的方向。那时候还是有些小小自豪。
最近总监让我做简单的数据分析,没有接触这个领域,所以去看了相关的书,其中车品觉《决战大数据》一书中也提到:一切从定义问题开始,问题问好了,答案就在里面;要以“假设数据都能获取”为前提去思考问题。在读书时期,常听老师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家要带着问题去阅读”,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真的会问问题吗?
公司的会议是很枯燥的,永远只有总监一个人在口若悬河,一票的听众做着自己的事情,思绪也不知道飘去了哪里。最后环节,总监会问一句“大家有什么疑问或者难处理的客户问题吗?”,底下一片寂然,无人应答,“最怕空气突然寂静”,会议结束,game over。大家只是做好一个听众的准备,你说我听,需要发现什么问题,那是你的事情,我只是花了一个多小时坐在这里听你说话,我没有从你所说的话中获得什么,并且转化为我的东西,结束了,我的听众角色也就谢幕了。 多无意义,但是大家都乐此不疲,时间是个不值钱的东西,怕什么,多的是。然而作为会议记录者,我只有惋惜。开会前我也会带着疑问进入会议,记录的过程中,相当于把对方的话温习一遍,从中找问题的答案。不知是不是应了那句“旁观者清”。这是一支业务团队,大家勤勤恳恳的做订单,谈案子,最后成了,败了,结束了。做单过程有什么问题?没有;有什么方法或者技巧吗?顺其自然;有什么经验呢?坚持,多和客户沟通.....下一次同样的事情,重复一遍,还是熟悉的配方,还是原来的操作,多糟心。
我们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但我们缺少发现问题的意识。找到了问题,答案其实已经揭晓了一半。善于发现自己的问题,才知道怎样改变;发现工作问题,才能有所改进;发现生活问题,才会学会更好的生活方式。
带着问题前行,才不会迷路。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