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一天雨。
继续校对公司报纸。已是第三稿了。这稿看一遍后,发给其他几位编辑看看。
上海电梯协会的小蒋将我拉进通迅员群。群中均是电梯行业搞企业文化的。把前几天写的小文《秋来乡味半湖菱》发群里。今天新入群者不少。小蒋说,以后可组织搞些活动。
下班后,冒雨去五号岗取孔网寄来的《清代文学论稿》。书全新,近十品,甚好。更好的是书之内容,分上下两偏,上编是总论,下编是作家论。下编中有《叶燮行年考略》和《叶燮的文学史观》。本书作者蒋寅,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从唐代文学开始,转向清代文学,著有《王渔洋事迹考略》、《王渔洋与康熙诗坛》、《清诗话》等论著多部。
蒋寅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藏书丰富,以民国著名学者兼藏书家张寿镛后人捐赠的约园旧藏为主,其中,历代总集、别集和通俗文艺书籍最具特色。根据检阅馆藏图书目录,以及其他途经所得之书目,蒋寅编成一份存书八百余种的《清代诗学著作简目》,发表于1995年第五辑《中国诗学》上,“颇为同道所嘉许,以为治清代诗学从此有门径可入。”
蒋寅在自序中说:“我对学术的基本态度是志在高远,脚踏实地。至于说具体的学术追求,则可以‘平正通达’四字尽之。‘平’是本着平常心考量历史,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不诡不随,既不矫激立异,也不乡愿趋时。‘正’是坚守学者的独立品格,以追求真理为目标,同时坚持文学本位的学术立场,不走偏锋——这是基于我对中国文学研究水准的不满,我们对文学本身的研究还十分薄弱,需要文学研究者倾注全力。‘通’不只是上文说的前后贯通,还要前后贯道,还要古今贯通……‘达’指具有良好的感受、理解和思考能力,同时兼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蒋寅把“平正通达”作为自己学术研究的要求,“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本书收入的清代文学论文十五篇,是从历年发表的六十篇论文中选出来的。有《清代文学的特征、分期及历史地位》、《清代文学与地域文化》、《清诗话与小说文献》、《邹祗谟生平事迹辑考》、《郑珍诗学刍议》等。论文曾发表于《文学遗产》、《中国社会科学》、《新文学》、《文学评论》、《国学研究》等各种学术刊物。
我不搞清代文学研究,没这个能力。看蒋寅的书,主要是因为集子有关于叶燮的文章。他的著作,我已有《明清吴江沈氏世家百位诗人考略》和《原诗笺注》。
写以上文字之前,看前两天金陵图书馆寄来的两期《阅微》,第一期刊有金克木的《与书对话:礼记》,金克木说,书是好朋友,与书对话,其乐无穷。还说,不会读,书如干草。会读,书如甘草。
喜其文,遂借用作标题。
今天又在孔网下一单,购《诗源•诗美•诗法探幽——原诗评释》(作者吕智敏,1990年书目文献出版社出版),也是与《原诗》有关的书。系统信息显示,书已发出,从北京集散发往无锡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