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迪昌《清诗史》,此为人民文学出版社之“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之一。
这类理论的著作看得少,或者说,几乎没有看过。
雍正九年(1731年)沈德潜著《说诗晬语》,次年又辑《明诗纪事》。六十岁时已很有成就的沈德潜,直到乾隆朝初六十七岁时始享大名。《清诗史》作者认为,归愚老人之晚遇,似并非因他是叶燮的门人,细究之实与王渔洋的推许极有关。严迪昌提出之依据,是沈氏的一组五律,题目是:《王新城尚书寄书尤沧湄宫赞,书中垂问鄙人云:“横山门下尚有诗人。”不胜今昔之感。末并述去官之由云:“与横山同受某公中伤。”此新城病中口授语也。感赋四章,末章兼志哀挽》。新城尚书即王渔洋,沧湄宫赞即尤珍。沈氏五律组诗如下:
三百年来久,风骚让此贤。
惭无水曹句,辱荷尚书怜。
千里吴云隔,双鱼汶水传。
野夫承下讯,惆怅倚江天。
横山全盛日,请业遍门墙。
一老嗟沦没,群愚故谤伤。
闲云封讲席,古柳卧书堂。
故友悲今昔,青青墓草荒。
虎豹天关踞,云房未许窥。
漫教尤众女,只自怨娥眉。
历下挥谈塵,汾湖把钓丝。
后先同放弃,恰遂白云期。
又见文星暗,缘知岁在辰。
济南无作者,海内失诗人。
虚附青云士,难赓白雪春。
虞翻同感泣,此意向谁陈?
第一首,是沈德潜表示对王渔洋的崇仰之评。“一老嗟沦没,群愚故谤伤”,是说叶燮亡故后,横山“门墙”萧索,论敌势盛。作为横山弟子,需要援引之力。“历下”与“汾湖”并提,且以王氏病中之语为引证,正是谋求援助之举。以上这些分析,都是引用严迪昌的观点。
郭麐《灵芬馆诗话》说:“归愚少问业于叶星期先生,传其诗学。新城尚书寄友人书云:‘横山门下尚有诗人。’归愚见之,窃喜自负。新城亡,为诗哭之,实未见新城也。前辈宏奖之心,与感知之意,均可想见也。”朱庭珍《筱园诗话》也有“迹其生平,门户依傍渔洋”之语。
乾隆十二年(1747),叶燮逝世第四十五,归愚老人和昔日横山门下的同窗举行了一次纪念活动。在《二弃草堂燕集序》中,沈德潜提到纪念横山的参加者:叶长扬、顾嘉誉、谢淞州、李士果、薛雪等共九人。《序》中又说:
兹九人皆向时请业于二弃草堂者。讨术业之渊源,合通门之情好,横山一脉,犹在人间。……于时登小山,穿桂丛,抚琴尊,寻故简,阐先生《原诗》上下篇之议论。
沈氏返里前弘历赐诗饯行,有“我爱德潜德,淳风挹古初”之褒语。弘历还曾史无前例地应沈德潜“恃宠以请”,为《归愚集》作序。归愚老人居家二十年,屡奉御诏存问,前后受赐诗四十余首。如云:“清时旧寒士,吴下老诗翁”、“近稿经商榷,相知见始终”等等。沈德潜去世,弘历还写了一首悼诗。正如严迪昌所说:“诸如此类,均属空前绝后之事。”
叶燮的代表作是《原诗》,被认为是一部远胜于历来的诗话之作。“《原诗》的卓特处,在于虽不乏微观地谈诗,然主要地是从宏观上探求诗的本原,而且是从诗体的特质和诗人先后天之才具两个方面分合兼论。”而沈德潜是“格调说”的宗师。他强调“温柔敦厚,斯为极则”,还说“有第一等襟袍,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真诗。”主张“诗教之尊可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严迪昌对叶燮《原诗》与沈德潜的“格调说”异同作了分析。
谈到沈德潜的诗,严迪昌说:“从一代诗史整体发展过程看,作为一种现象,沈德潜的诗歌生涯空前地带有‘仰体圣意’的御用性,对诗这一运载心灵的事业损大于益,实无多可称处,特别是其晚期。”可见,严迪昌对沈德潜的诗评价不高。
但严迪昌又说,十八卷《竹啸轩诗话》和《归愚诗文钞》中也不乏佳作,如《江村》和《百一诗》。小诗也偶有清丽之作,如《过许州》:“到处陂塘决决流,垂杨百里罨平畴。行人便觉须眉绿,一路蝉声过许州。”这样的诗,还是很有味道的。
沈德潜故居在苏州城内阔家头巷,清梁章钜《浪迹续谈》云:“网师园其西数十步即沈归愚先生旧庐。”1996年故居修复,王西野撰联:“门庭整肃,为茂苑新增胜迹;诗律精严,数逊清一代宗师。”是对清代著名诗人沈德潜的高度评价。苏州书法家瓦翁题写楹联。柳林为故居题名,顾廷龙为教忠堂书额。江澄波收集教忠堂刊本《沈德潜诗文合集》等17种,陈列于故居中。
沈德潜为清代著名诗人,所主格调派,与袁枚、王士祯并称为三大诗派。著述极多,诗文类有《竹啸轩诗钞》十卷、《矢音集》三卷、《恭和诗稿》三卷、《归愚诗钞》十四卷、《归愚诗钞》二十卷、《归愚诗钞余集》十卷、《黄山游草》一卷、《台山游草》一卷、《归愚诗余》一卷、《归愚文钞》十二卷、《归愚文钞》二十卷、《归愚文钞余集》八卷、《归愚文录》一卷等;专著有《元和县志》三十二卷、《西湖志纂》十五卷、《浙江通省志图说》一卷、《自订年谱》一卷;选辑有《古诗源》十四卷、《唐诗别裁集》十卷、《明诗别裁集》十二卷、《国朝诗别裁集》三十二卷、《七子诗选》十四卷、《宋金三家诗选》五卷;评论有《杜诗偶评》四卷、《说诗晬语》二卷。《说诗晬语》一书版本较多,至建国前已有10多种版本流传。笔者当年学诗时,最初买的是《唐诗三百首》、《千家诗》一类的启蒙读物,也曾买过沈德潜选编的《唐诗别裁集》、《明诗别裁集》,其他几种选本则未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