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记是在哪里了,看到了这篇文章,觉得很有用就收藏了,现在转来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对此问题正在困惑的朋友。感谢原作者!
五年生存率到底是什么?是只能活五年了吗?
在临床上,经常会听到医生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病情时会提到五年生存率。但不少人(包括病人和家属)听到五年生存率的说法,往往误认为患者只能活五年了,五年是个大限。并且,如果五年生存率只占百分之三十的话,患者是否能侥幸在这范围之内都是问题。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
但带着这种疑虑,患者往往会惶恐不安。虽然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但人都不希望有死期的预警,没有比知道自己将死更可怕的了。那么,五年生存率到底是什么呢?又该如何使用?本文将带简单介绍一下医生口中的五年生存率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什么叫五年生存率
医学界为了统计癌症病人的存活率,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采用大部分患者预后比较明确的情况作为统计指标,这就是医生常说的五年生存率。
通俗的来说,五年生存率是一个统计学概念,可以理解为某种癌症经过治疗后,生存五年以上的患者占得比例。比如1000位Ⅲ期直肠癌患者接受了相同的手术治疗后,经过5年的随访,有500人还存活,而其他500人有一部分可能出现转移和复发而去世,那么家医院这种方法治疗III期直肠癌手术治疗后五年生存率为在50%。
因此,五年生存率可以作为一种预测,但统计一般需要较大的样本量,才有预测的意义。术后五年之内,一定要巩固治疗,定期检查,防止复发,即使有转移和复发也能及早治疗。另外,也有用三年生存率和十年生存率表示疗效的。
为什么选择五年作为标准?
因为肿瘤患者虽经过治疗,但在一两年内仍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复发率和死亡率均比较高。三年后处于相对稳定期,其复发率和死亡率比前两年明显降低,患者生存的希望愈来愈大,可被认为基本治愈。因此临床上无论实施哪种方案均采用五年生存率去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患者的预后。五年生存率愈高,说明治疗效果也愈好,其预后也愈理想。就肿瘤根治术的病人而言,转移和复发大多生在根治术后三年之内,约占80%,少部分发生在根治术后五年之内,约占10%。所以,各种肿瘤根治术后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机会就很少了。因此医学上常用五年生存率代表癌症的疗效。
五年生存率怎么用?
通过统计五年生存率这个客观的指标,肿瘤学家可以掌握肿瘤的恶性程度、对比不同方法的治疗效果,最终得出最好的治疗方法,同时也可以对预期生存进行评价。
评估预后:
同样是肿瘤五年生存率差别却这么大,这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治疗手段密切相关。比如说治疗效果差的胰腺癌五年生存率在5%左右,治疗效果好的分化型甲状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此外,每种肿瘤的恶性程度不一、肿瘤发现时的分期很大程度影响了肿瘤患者的预后。比如,由于日本有着较为完善的医疗体检制度,日本人每年都要做体检,因此很多疾病可在早期诊断治疗。胃癌在中国仅有27.4%的五年生存率,在美国是28%,而在日本却高达71.2%。
对比治疗手段:
毫无疑问,五年生存率高是某种方法有效最强有力的证据。那些各种民间偏方、传言号称治疗、治愈肿瘤的人,他们若拿不出五年生存率来证明他们的疗效,一律可以视为空口无凭。
随着治疗手段和理念的进步,不少肿瘤的五年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例如胃肠道间质瘤,在一种靶向药(伊马替尼)出来之后,把胃肠道间质瘤的五年生存率整整提高了30%左右,使得胃肠道间质瘤成为了治疗效果最好的实体瘤;全直肠系膜切除(TME)理念和技术的应用使得直肠癌的五年生存率从30%-45%上升到68%。
别拿概率的事往自己头上套
五年生存率只是一个统计概念,并不指某个患者的生死结局。概率是对总体而言,五年生存率只是一个对总体人群的预估、预期,对于个体对于概率的事,不要往自己头上套,“哎呀,我只有30%的概率或五年,完了,完了”这种是不对的想法。虽然是同一种肿瘤,但每个人还是有个体差异,即使五年生存率仅有5%的胰腺癌也有可能术后生存五年以上(临床治愈),如果发现的早你也有可能成为那5%,因此面对肿瘤不要盲目恐慌或者轻易放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