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是指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因而是否同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婴儿情绪,社会性行为人格特征及,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精神分析理论家认为,依恋产生与母亲对婴儿的哺育行为,由于哺育满足了婴儿的生理需要,减轻了婴儿的内驱力的强度,母亲是实物的来源,于是与母亲建立了依恋关系;
行为主义理论家也强调哺育行为的重要性,主张依恋,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母亲在婴儿饥饿时满足了婴儿的需要,母亲的姿态,声调,容貌等成为食物到来时的信号,因此婴儿对母亲产生了依恋。
一辆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是婴儿在同母亲较长时间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的。心理学家鲍尔比指出,哺育不是依恋情结的产生基础,依恋对物种的繁衍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本身有深刻的生物学根源。鲍尔比提出了依恋发展的四个阶段:
前依恋阶段(出生至六周)
发出先天固有的信号,比如抓握、微笑、哭泣,和凝视成人的眼睛,都有助于新生儿与其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这时候婴儿能够分辨出自己母亲的微笑和声音,但是还未形成对他的依恋。
依恋建立阶段(六周至6到8个月)
因而对熟悉的照料者和陌生人会做出不同的反应。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活动会影响周围人的行为,是他们会开始发展出一种信任感,即自己发出信号,使照料者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清晰依恋阶段(6到8个月至18个月)
对熟悉的照料者的依恋已经很明显。婴儿会表现出分离焦虑,在他们依赖的成年人离开时会变得不安。但是分离焦虑并不是一定会发生,这有赖于婴儿的气质和当时的情景。
交互关系的形成阶段(18个月至两岁以后)
表征能力和语言的快速发展,让婴儿能够理解某些影响父母的来与去的因素,并能够预测他们什么时候回来。因此分离焦虑就会减弱,这时候婴儿开始与照料者谈判,会提出要求,会劝说他们改变目标。
鲍尔比认为,经过这四个阶段以后,婴儿会建构起一种与照料者的持久情感联系,婴儿会把这种联系当做父母不在时的“安全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