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节,我们聊聊逻辑思维。不要被“逻辑思维”这四个字唬住了。虽然“逻辑思维”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但是我们在工作汇报的时候,只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环节就可以了。
任何清晰的表达,不仅仅靠口才,还要有逻辑。不然我们滔滔不绝地说了一大堆,对方反而会觉得烦。
也许你听到“逻辑”二字就会觉得头疼,没关系,这次我只介绍两种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逻辑——归纳法和演绎法,仅需五分钟就能学会。
1.归纳法
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见的用智方式,借助感觉和经验来积累知识。它包括空间归纳和时间归纳。就是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时,用到的“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空间性归纳:
比如欧洲的天鹅是白色的,亚洲的也是,非洲的也是,所以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时间性归纳:
从古至今,太阳总是从东边升起,所以将来太阳也会从东边升起。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使用这个简单的归纳推理,100%经验知识建立在归纳法之上。虽然有时候难免会有很大的漏洞,但还是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日常问题。
在我们的经验里,未来总是和过去一样,所以,我们认为未来还会和过去一样。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未来跟过去一样”,这让不少人、甚至不少企业都栽了跟头。
例如:诺基亚被智能手机取代了,而出租车行业又遇到各种打车APP的冲击。
因此,只懂得运用归纳法,并不能帮助我们应对所有的问题;只是掌握了归纳法的人,不能说是一个懂得“深度思考”的人。
我们还需要另一种逻辑性更强的思维方式,那就是——演绎法。
2.演绎法
喜欢读《福尔摩斯》的小伙伴,一定对“演绎法”这个名词不陌生。尤其是在《神探夏洛克》里,夏洛克玩得神乎其神的推理演绎法让无数人着迷。
因为,比起“要点清晰”的归纳法,带有推理性质的演绎法,却有着非常深刻的说服力。
福尔摩斯说过:当我们把所有的选项都排除了,剩下的再不可思议,那也是真相。
这就是演绎法,它是一种推理方式,从已有的现实信息中,推知事物的未知部分。
举个例子:
如果有一天,你想跟领导谈“升职加薪”的事情,应该怎么开口、才会显得不那么突兀?
这时候,不妨试试演绎法。
大前提:先谈公司高级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
小前提:然后列出一些事实,证明自己符合这些要求,并且有信心做得很好;
结论:我满足高级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可以胜任这样的工作,望领导批准。
如果我们按照这样的方式,跟领导谈升职加薪,是不是更有逻辑和说服力?
不过,这样的方式也有局限性,那就是——不能用在女朋友身上。为了你们能够愉快地在一起,还是不要试图用“大前提-小前提”的方式去说服女朋友了。要靠哄。
还有一种演绎法的案例,就是“空雨伞”思考法。
例如,你的客户来公司开会。你知道这段时间是梅雨季节、经常会下雨,就给他们准备了雨伞。但是,你要怎么说服他们带上雨伞呢?
可以这样说:“您看,外面的天空上有很多乌云,看上去快要下雨了。我们为您准备了雨伞,请带上它吧。”
“空雨伞”思考法来自于咨询公司麦肯锡,是公司的管理精英、咨询顾问们必备的“利器”之一。
这里面,“空”指的是对事物的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外面的天空上有很多乌云;
而“雨”则是对事物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看上去快要下雨了;
而“伞”就是针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做出的行动方案——请带上雨伞。
简单来说,“空雨伞”思考法就是:观察现象、预测趋势、采取措施。
我想补充的是:以上两种思考方法都是有局限的。比如,当你在跟领导谈升职加薪的时候,有可能你对公司高级管理岗位的任职要求认识不够完整,所以导致你的“大前提”站不住脚;当你在用“空雨伞”的方式做工作汇报的时候,有可能第一步就出现假设错误。
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的修改、打磨、演练,直到整个逻辑都完整无误为止。
回顾一下:今天我们聊了两种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逻辑思维工具——归纳法和演绎法。只要我们能够活用这两个工具,就能在相当程度上提升逻辑思维的效率。
不过,工具虽然简单易懂,但要想掌握透彻、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或者做好一场结构清晰、目标明确的工作汇报,还是要投入时间去练习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