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杨绛先生去了,心里觉得很悲伤。并不只是因为这样一个人去了,而是因为这样一个平常的下午,从澎湃新闻发布这样一则消息开始,无数人开始悼念她,认识的不认识的,读书的不读书的,仿佛所有人都跟他有天大的交情,每个人似乎都充斥着丰沛的感情。我望着我朋友圈一溜的全是悼念杨绛,心里觉得难过,就像自己的宝贝被人偷了一样,就像石子投入湖里,荡开阵阵涟漪,本来一件很小的事,突然被放大了。而这样的放大,却并不让人欣喜。朋友圈的刷屏,让我觉得怀念他变成了今天下午最重要的事。似乎我本来想要郑重其事的感情变成了朋友圈所有人的宣泄。
犹记得4月1日,无数人悼念哥哥张国荣,我望着朋友圈一条条的关于他的消息,也趁着气氛很好,发了一张怀念他的图片。但事实上,我并不十分喜欢他,也并不了解。他名噪天下时我尚未出生,他出柜自杀时我还没怎么看过电视,只是后来看过几部他主演的影片。觉得他演得实在好,仅此而已,其他的信息一概没有了解。但我在那天却依旧想象出自己如此了解他一切,对他心怀感情的样子,装腔作势的浪费自己的情感,追随潮流一样发了朋友圈,但发完后便忘记了。当时的我或许并不是出于怀念,只是觉得那或许可以为我带来不少赞,才堂而皇之去凑热闹。
但当杨绛先生逝世,很多人也带着我曾经的心态去网上盗几张图,抄一句语录发到网上悼念他时,我却为杨绛先生感到伤心。原来有这么多人在消费他的死亡,那些不带感情的悼念对杨绛本人或者那些热爱的人来说都像是嘲讽。通过跟风显示自己标签化的行为也让人觉得更加虚假。换位思考来说,我觉得自己曾经的行为多么愚蠢,利用一个人的死来消耗自己的感情;运用一群人的怀念来跟风求赞。这样的行为,让我自己都觉得羞愧。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借助这样的方式让自己实现某种目的或者贴上某种标签。但能让你真正拥有这样标签的一定是你的投入。所以,纪念杨绛先生最好的方式不是朋友圈的祝福与仰慕,而是坐下来静静地看完他一本译著的书。
就像先前我怀念哥哥时的复制粘贴一样,很多人对杨绛先生怀念都是祈福与一路走好。在很多时候,人们并不会吝啬自己的感情,于是我们追随潮流似的将我们的感情宣泄,但这样虚假的潮流有意义吗?不,没有。或许很多人都知道他曾写过的《我们仨》;也很多人知道他和钱钟书相濡以沫的爱情;或者说他们一家人都是这个时代了不起的人物;他的逝世,表示一个时代的终结。这就是大家对他的了解,但其他的,大家有真正了解多少?没有由来的悼念不过是日益神话了这样一个人物,这样的神话也将伴随着他的入土而被人怀念,但真实的他却被大多数人遗忘。我知道,他也有过污点,也曾为保护钱钟书而伤害过其他人。他,并非完美。但因为真正知道他的好与坏,我们才真正看清这样一个人,才会如此深爱他。如今,他已走了,再也不留机会让人们近距离去认识,留给我们的只会是一个我们以为的杨绛先生,而这些,我相信,杨绛先生并不愿意看到。
还记得几年前看先生写的《我们仨》,平实质朴的语言,说不完的对钱钟书与女儿缅怀,却满带着一个人努力生活的勇气。他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那时看到这句话,满满的对他的心疼以及对他豁达而幽默的生活态度折服。而今,这世界交给他的任务他终于完成了,于是他圆满的走了。所以,我们在他走之后,能不能让他的一生更圆满一些,不去消费他的死亡,为他的离开多留些清净。
追赶潮流并没有错,但我们能否换一种去追。不停地消费公众对一个公众人物的感情,消费的多了,人们总会麻木,这也不是纪念死者的方式。我们都曾如此热切的仰望过一个人,又怎会希望别人胡乱的消费呢?将心比心,我们热爱着那个“我就是我,是不一样的烟火的哥哥”,不希望别人的打扰,我们怀念那个活过百岁的杨绛先生,是不是也要为他留一片安宁呢?哥哥已被我们消费了这么多年。只希望,明年今日,不是一个杨绛逝世纪念日。
只希望,我们都能善待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