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陵之战,战国前期,齐军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北)截击魏军的战役。
周显王八年(公元前361),魏惠王迁都大梁(今开封),与向中原扩张的齐国争雄。齐拉拢韩、赵,削弱魏国的势力。十五年,赵在齐国支持下出兵攻卫。魏惠王派将军庞涓率兵8万围攻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威王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兵8万救赵。
此时赵、魏相持日久,魏军实力大损,邯郸也危在旦夕。田忌主张率齐军直赴赵地解围,孙膑认为应乘魏军精锐在外,魏都大梁空虚之机,采取“批亢捣虚”(《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的战法迫使魏军回救大梁,赵围自解。
为争取主动,孙膑故意以不懂军事的齐城、高唐二邑大夫率军一部攻魏军事重镇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结果兵败战死,造成齐军不堪一击的假象,麻痹庞涓。此后,田忌、孙膑率轻车锐卒西进直扑大梁,将主力分散隐蔽其后,造成兵力单薄的假象。庞涓中计,撤邯郸之围,率精锐兼程赶回,欲歼齐军于大梁。齐军在魏军必经之地桂陵设伏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其主将庞涓。
此战,齐军避实击虚,攻其必救;又示弱骄敌,快速机动,巧施截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诱敌就范的成功战例,对后世有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