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漫漫,岁月缓缓,又是一年夏意清浅。四时各有其美,初夏韵味独特,也是最曼妙的时节之一。
天平山,凝聚了苏州有宋以来的风雅。多少年过去了,如今这里依然是苏州人春赏花、秋赏枫的最佳选择。特定的时节,去特定的山上看特定的景物,大约,这也是苏州人才有的风雅吧。
苏州天平山是“吴中第一山”,是中国四大赏枫胜地之一,素有“江南胜境”之美誉。天平山山势峭峻奇险,古称白云山,又名赐山,系北宋名臣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景区占地近百顷,向以“红枫、奇石、清泉”三绝著称,有万笏朝天、高义叠翠、万丈红霞、玉泉轻吟等十八胜景。
不是“赏枫”的时候,我却去了天平山。枫树之美,虽盛在秋天,但初夏时节的天平山,枫叶满目翠绿,一片葱茏,同样赏心悦目。
走进天平山,欣赏天平山风光,静静地呼吸着清新的气息,使人感觉不止是一种风景,更是一种心境。
进门左手是一汪清澈的荷花池,满池碧绿的荷叶,再等等吧,离“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路边山石上刻有“天平圣迹”四字,清朝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曾来过此地。
平坦宽阔的石板路上,“先忧后乐”牌坊气宇轩昂地矗立在初夏清风里,仿佛一腔正气直冲云天,令人胸襟顿感开阔。
微风掠过,景区游人不多,枫林中更是冷清。祠堂里更是寂寥无人,园中的空气更加清新。
巨枫掩映下的御碑亭,又名御书亭。亭始建于唐代,其间正值白居易出游归山隐居,便命名长生亭,后设乾隆御书碑刻而更名御碑亭。亭双层八角重檐,楠木结构,飞檐高翘,十分精雅。
山脚下,御碑亭边,直至十景塘,这片古枫树林区域,经历400余年风霜的古枫香树,冠幅达10多米。据传是范仲淹17世孙范允临从福建移来的。一到秋天,随着气温的逐渐变低,古枫林的枫叶由青次第变为黄、橙、红、紫,鲜艳纷繁。这是个渐变过程,而每片树叶的转变也有先有后,因此整个秋天天平山的红叶是五彩斑斓的,所以也叫五彩枫。
栽下那些枫树时,为平天山种下风景的同时,也种下了一份独属苏州的风雅。这风雅虽不是苏州的全部,但苏州却因为这份风雅,在一众江南城市里脱颖而出,有了不一样的韵味。
初夏的枫林,枝繁叶茂,绿郁葱葱,层丛茂密,那大片的绿,已不是春日里的嫩绿,而是满眼的幽绿,弥漫着大自然的味道,有一种别样的宁静感。
在我眼里,初夏的枫林虽没有深秋那么撩人的红韵,但那生机盎然的绿,却是一股青春的朝气。
提起苏州的天平山,就必定会提到范仲淹,这一宋代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其生活及政治轨迹,与苏州这座城市,与郊外的天平山密不可分。
因范仲淹高祖起四代祖坟在天平山,北宋庆历四年(1044),时任参知政事的范仲淹,奏请宋仁宗将天平山下的“白云庵”改为“功德香火院”,用“白云庵”的香火钱养护天平山的林木,并以此保护祖上安葬之地。宋仁宗欣赏范仲淹其人,遂将天平山赐予范仲淹,并赦赐寺额为“白云禅寺”。
始建于宋代的白云古刹,历经风雨、兵燹,于清同治年间由范氏后人重建,保留至今。如今的白云寺,明黄色的寺墙,古风犹存,在枫树、银杏树掩映下,非常静谧。
2003年4月,一座高达四米的范仲淹铜像,在白云古刹前的红枫林落成。我站在范仲淹铜像前,抬头仰望,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天平山的文脉从唐代至民国从未断绝,这一切,缘于一座园林天平山庄。这座“半由天然半由人力”、始建于晚明时期的园林,依山而建、聚水成池,不仅是苏州山地园林的代表,也见证了从唐至今的苏州风雅。
天平山因其得天独厚的条件,山水景色均宜人。桃花涧、十景塘、饮马池、宛转桥、听莺阁,充满古意的名字,颇有“禅房花木深”的意境,在夏日肆意生长,带来满眼绿意。
唐代以来,天平山就是江南著名旅游胜地,白居易、范仲淹、唐伯虎、乾隆皇帝等人物,留下了众多的诗词、游记和遗迹。山门有乾隆皇帝御赐“高义园”牌坊、接驾亭,十景塘西南侧古枫林中有御碑亭、范文正公忠烈庙等名胜。
官宦名士的风雅,引得皇室对于天平山也念念不忘。乾隆十六年,决意首次南巡的乾隆提出到天平山祭拜范仲淹,范仲淹后裔于是在天平山下修起一座行宫。这座行宫依山而建,前后五进,无论格局还是细节,风雅间透着些许皇家威严。
乾隆御游之后,非常满意,大笔一挥,为这座行宫留下了“高义园”之墨宝。此后,这里成为他南巡驻跸的重要行宫。
天平山庄背依天平山,前临十景塘,布局奇巧,山泉潺湲流经,松竹枫林环绕。
站在接驾亭中放眼看去青山叠翠,森森林木掩映山庄白墙黄墙,更有宛转桥、长白堤横亘水面,心顷刻间便静了下来,融化进这片天地之中。
我没有登上天平山,因为曾登过几次,便站在旷野的枫林里,心变得平静,抚摸着林间枝头的枫叶,在静谧的意境中,我的身心便与这片枫林融为一体而韵流诗涌。
这山水草木,倘无古人墨迹,便如失了思想一般。唯有文化和自然的互相生成,方可吞纳天地灵气,涵生情操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