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秋至,在路旁看到第一片红叶的时候,我都会想起天平山的美景。
一别数载,光阴如白驹过隙。上一次去赏枫,竟还是学生时代的事。此番重逢,恰是最好的季节,山中的景色比记忆中更添了几分惊艳。
苏州天平山,与北京香山、南京栖霞山、长沙岳麓山一起,并称为中国四大赏枫胜地。
天平山,古称白云山,被誉为“吴中第一山”,奇峭险峻,怪石嶙峋。山中有白云泉,乾隆御批“吴中第一水”,清冽晶莹,醇厚甘甜。
名山名水,亦有名士长眠。天平山是一代贤相范仲淹先祖归葬之地。庆历四年,宋仁宗将整座山赐予范氏一族。
明万历年间,范仲淹第十七世孙范允临辞官归故里,在天平山遍植香枫,并修建了天平山庄。此后,每年秋末冬初,山中红叶欲燃,层林尽染,清泉奇石,古刹钟鸣,遂成姑苏赏秋佳绝处。
据史书记载,乾隆六次南巡,曾有四次来天平山游赏。
沿着昔日的御道,路过接驾亭,转个弯,沿着山路缓缓向上爬,就来到了云泉精舍。此处是一间茶室,也就是著名的白云泉之所在。
相传,白云泉最初是白居易发现的。
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某日在天平山闲游,忽闻阵阵泉鸣,循声而至,见一泓清泉潺潺而出,自在奔流,取之品尝,甘冽醇美。
望着眼前灵动自然的泉水,有感于政务繁杂、身不由己的无奈,白居易挥笔写下一首清新隽永的小诗——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白云泉自此闻名于世,慕名前来听泉取水品茶的文人雅士络绎不绝。茶室清幽,茗香如缕,泉音叮咚悦耳,红叶灿若云霞。
山中半日自在,可抵市井百年。
告别白云泉,我没有继续登山,而是回头走了另一条下山的路,古枫林、白云池、荷塘、范公祠等景观都集中在山下。
山中小路清幽静谧,残叶片片落在青石上,烘托着萧疏清冷的氛围。不由得想起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或许是这首吟咏山中枫林秋景的绝句太精妙,天平山也有一座“爱晚亭”,便是化用了诗中的意象。
下山途中经过白云古刹,旧称白云庵,后被宋仁宗赐给范氏作为功德香火院。黄墙黛瓦,蓝天白云,与周围色彩纷呈的枝叶相互映衬,显得庄重而耀眼。
继续向前走,便可以看到范仲淹纪念馆、范文正公祠,以及书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纪念牌坊。
在中国的政治、文化与文学史上,范仲淹都是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而范公对于苏州来说,更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范氏一族,从范仲淹的高祖一辈开始定居苏州吴县。范仲淹幼年丧父,随母改嫁,遭际坎坷。苦学数载,终于进士及第,踏上仕途。
在此后的人生里,他经历了宦海浮沉,起起落落,但无论境遇如何,都会努力造福一方百姓,政绩卓然。
任职苏州时,久雨成涝,江湖泛滥、民不聊生。范仲淹制定合理的疏浚计划,不仅在当时迅速消除了水患,更成为后世的治理范本,沿用至明朝。
此外,他注重教育,兴办学堂,为朝廷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也为苏州人带来绵延不尽的福泽。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始终不忘儒家兼济天下的政治理想,用毕生行径去实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信仰。
他的精神,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如明星一般高悬在华夏文明史的浩瀚夜空,映照千古。
枫林深处的范公塑像,昂首而立,望向远方。心系天下者,天下亦思之念之,敬之重之。
穿过紫藤长廊,前方是自助烧烤区,适合一家人野炊。
继续前行,来到荷塘边,在午后艳阳的照耀下,枯枝残荷与一池碧水相映成趣,别具一番风情。
荷塘的另一端有白云池,小艇飘然水上,供游人休闲娱乐。
环池沿岸,枫林的红与银杏的黄相互交织,以晴空为底色,以远山为背景,以池水为明镜,亭亭玉立,娇艳动人。
沉醉在天平山绚烂的秋色里,不知不觉半日已过。
四季往复,终有交替。景色再美,终须一别。拾一片香枫红叶带回家,作为这一年不负金秋的见证。
待到明年此时,盼携知己同游,重回白云茶室,听泉赏枫,一品香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