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非暴力沟通?
在生活中我们能轻易地区分什么是暴力行为,比如说动粗啊,打人啊,杀人啊等等,大多数人都会认为暴力和自己没有关系,毕竟我们可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哟,但是确实有一种暴力可能大家无意中都使用过,那就是语言暴力,虽然我们很少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回想一下你就会发现,我们的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非暴力沟通是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让我们不再条件反射的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和愿望,既诚实、清晰的表达自己,又能尊重和倾听他人。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分别是: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①.〖区分观察和评论〗
提到观察,大家肯定都觉得观察谁不会,我们每天都在观察身边的事物和人啊,印度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曾经说过,“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相信大家看了下表也会产生同感的。
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观察他人及其行为,而不评判、指责或以其他方式进行分析,是难以做到的。
将观察和评论混为一谈,别人会倾向于听到批评,并反驳我们。而非暴力沟通第一要素就是观察,它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境中进行观察,并清楚地描述观察结果。例如,它会说“这周姑姑给我打了四次电话,每次她都说别人不尊重她”,而不是说“姑姑在和我说话时爱发牢骚”。
②.〖区分感受和想法〗
非暴力沟通鼓励人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但是作者发现,人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因为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是什么,人们表达出来的经常是想法。
想法通常是对人或事的观点、判断、评价、态度,感受则一般是对于心情、情绪的描述。体会内心的感受,并将它和想法区分开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进一步清晰地表达感受。
非暴力沟通鼓励大家有意识地使用丰富的词汇,尽量精确地描述自己的感受,越清楚地表达感受,我们与别人进行顺畅沟通的可能性就越大。而泛泛的“我感觉很好”、“我感觉不好”,则很难让人明白自己的实际状况。
③.〖表达感受和需要〗
非暴力沟通强调,感受的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对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
作者总结了当我们听到不中听的话时的四种选择:
1.认为自己犯了错(责备自己)。
2.指责对方。
3.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4.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让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种说法:
他没来,我很失望。
他没来,我很失望。因为我本来有一些事情想和他谈谈。
前一种说法,是他的行为让我失望;后一种说法则表明,我失望是因为我“想和他谈一些事情”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重视感受与自身的关系,通过表达感受来提出主张要比只批评别人的行为要有效得多。
批评暗含着期待,如果一位太太说“你总是把衣服乱放”,那其实她是希望先生能把外套放在进门的衣架上,但如果通过批评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如果这位太太直接说出需要“你进门把外套放在衣架上,我希望家里能够整洁一些。”,那么她的先生就较有可能作出更积极的回应,而不是把外套随便塞进衣柜里妻子看不到的地方。
作者认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个人的成长会经历三个阶段:
1.情感的奴隶——认为自己有义务使他人快乐。
2.面目可憎时期——拒绝考虑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3.生活的主人——乐于互助。意识到,虽然对自己的意愿感受和行动负有完全的责任,但无法为他人负责。
非暴力沟通正是想帮助我们既表达自己,又关心他人。
④.〖区分请求和命令〗
生活中,我们告诉人们,为了改善生活,我们希望他们做什么。这时我们要借助具体的描述来提出请求,在向别人表达我们的需求时,人们常常会混淆请求与命令。
怎么区分请求和命令呢?如果请求不被满足,提出请求的人就会进行批评、责罚,这种“请求”就是命令,如果我们没有重视对方的需要,让对方认为是在强迫他做某件事,这样的“请求”就会被看成是命令。
比如母亲对孩子说:“我今天有点累,能帮我把碗洗了吗?”通常来说,这是请求。如果孩子表示不想洗,母亲则说:“妈妈都这么辛苦了,这点小事儿你都不能帮妈妈一下吗?”这就很明显是命令了。
有时候,我们只是想表达“请求”,却由于用语不当,给人一种“命令”的错觉,这是应该尽量避免的。例如,当我们想要请对方打开窗户时,我们可以说“麻烦你打开窗户,谢谢”,而不是硬邦邦地说“把窗户打开”。
对于命令,人们天生有一种抵触心理,而对于请求,人们又天然地难以拒绝。非暴力沟通的概念认为,如果我们愿意去体会是什么让对方不愿意答应我们的请求,并且在体会到之后不会进一步地说服、强迫对方,那我们提出的一般就是请求而非命令。
非暴力沟通的目的不是为了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它重视每个人的需要,它的目的是帮助我们在诚实和倾听的基础上与人联系。
总结一下,今天我分享了运用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明确观察,表达感受,说出需要和表达请求。举个栗子:房间里好多你的臭袜子(观察),看到这样的情景我不高兴(感受),你能把袜子们收起来放进洗衣机吗?(具体请求),我希望家里能够保持整洁(需要)。而不是:袜子又扔得到处都是,给你说了多少次了啊,你就不能听话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