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8 六十八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语音整理
今天,我们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里仁篇》的第二章。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在这一章里,孔子以犀利的眼光,简约的语言,评价了三种人的人生态度。这三种人分别是不仁者、仁者和智者。
首先明确一点,就是论语是孔子教育学生的对话录。他教育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的学生将来去做官,去入世,从而完成一个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在这里我们说这三种人实际上指的都是君子,而不是普通的百姓。因为孔子认为“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啥意思呢?就是说在统治阶级,在贵族里边,也是有一些没有仁德的人,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但“未有小人而仁者也”,但是在普通百姓里,是都不具备仁德的。有人因此来批评孔子看不起人民群众,这个我觉得不是看起还是看不起的问题,而是他对普通百姓是否具有仁德是不做要求的,所谓的仁德都是针对君子来说的。
所以呢,无论是在《论语》里,还是在《左传》里,凡是孔子讲到的关于仁或者是不仁的问题,都与平民无关,讲的都是统治阶级。
我们在前面,还专门给大家提到过人和民它的不同,只有君子贵族才称为人,而平民是不能称为人的,只能称为民,或者是众,或者直接说小人。这个小人的含义,古代和现代差别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来看第一种,君子是“不仁者”,即君子而不仁者,他们不可以长久的处在贫困之中,也不可以长久的处在安乐之中。“约”,啥意思呢?今天呢,这个“约”大多是约定,合约,约会的意思;但是在《论语》里的“约”,只有两个含义,第一个是贫困,第二个是节制、制约。在这一章里,这个“约”就是贫困的意思。就是不具备仁德的人,是不可能长时间的处在贫困之中。
孔子曾经赞扬他的弟子颜回,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就是仁者的贫困和快乐。那孔子也说自己,“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也是一个具有仁德的人,他如何面对贫困和快乐的。
一个“不仁者”,往往为了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满足自己的私欲,虽然有时候儿可能会忍耐一时的贫困,但是,他一旦发现自己的私利长时间无法满足,他肯定坚持不了多久,一定是千方百计、无所不用其极的去改变自己的状态。所以孔子说,他们不可以“久处约。”
当他们的私欲得到满足以后,虽然快乐一时,但是,肯定是欲壑难平,他的快乐也不会长久,随后就开始各种作。所以,孔子说他们不可以“长处乐”。像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的某地产商,曾经一度号称中国首富,但是富裕以后还无所不用其极,用各种手段积累财富,贪得无厌,奢侈无度,然后给国家带来了很大的损失,给老百姓也制造了很多的困难,最后把自己送进了“集体宿舍”。
这句话呢,反过来说也是可以的。那“仁者”呢,既可以“久处约”,也可以“长处乐”。其实对于“仁者”来讲,无论是“约”还是“乐”,它只是一个外在的生存环境,无论怎么样都不可能去影响他内心的平静。因为“仁者”他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自己的使命感,无论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下,他都能够开心的生活,追求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
那一个“不仁”的人,穷对他来说不行,富了对他来说也不行。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内心,是被外物所役,他是否高兴,他是否幸福,都取决于外在的环境。当他在一个好的环境中时间长了,就会变得麻木,就是我们说的麻木不仁,从而体会不到这种美好来之不易。
比如在我们的周围,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拆二代,就是自己家的这个宅院被拆掉了,政府给予了量的货币补偿,但是这些人呢,拿到这些钱以后呢,开始忘乎所以,开始挥霍无度。有吸毒的,也有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最终导致进了牢房。
孔子说到的第二种君子呢,就是“仁者”,也就是那些真正的具有仁德的君子。“仁者安仁”,真正的仁德的君子,他是安于仁的。“安”就是安心。他们行仁德心就安,不行仁德心里边就不安。所以,行仁就是他们的目的,而不是他们谋求利益的手段。
孔子说的第三种君子叫“知者”,也就是聪明的君子。他可以说处在“仁者”和“不仁者”之间。
“仁者”是安然的,行仁的目的不是他牟利的手段。而“知者”呢?他们的智慧在于,他知道如果讲究仁德,实行仁德,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而长远的利益,所以,他们就“利仁”,也就是利用仁,也就是先行仁德之事,然后获得长远的收益。他们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仁者”,他们真正的人生目标,也不是为了天下人,他们只是为了自己呢,获得利益。但是呢,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客观上对天下人是有利的,所以,孔子对他们的评价也不是很差,说他们“利仁”。
我记得好像有一个商品,好像是卖电饼铛的,叫“利仁牌”,我觉得这个老板可能对于“利仁”领会的比较深入,比较透彻。通过自己研发的这个产品,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方便,变得快捷,当然也给自己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总之,孔子对于三种君子给予了不同的评价,“不仁者”、“仁者”和“知者”。其中境界最高的当然是“仁者”,最差的是“不仁者”,而智者居于其中,也有自己的社会价值。
实际上,对于我们社会中的大部分人来说,既不是“仁者”,也不是“不仁者”,大多数人都处在一个“知者”的状态。向上一努力,有所提高。修身养性,将来可能就会达到“仁者”的境界。当然,如果把持不住自己,随心所欲,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可能就滑到了“不仁者”的范围之内。
当然对于“知者利人”,他的解释比较多,我们在这里呢,就不再一一说明了。大家根据自己的体会,选择一种认为正确的去理解就行了。
李零讲解
此章也是讲处仁,但不是择邻,而是自处。
前两句,是讲不仁者。“约”,孔注训“困”。孔子认为,仁者都很安分,穷也好,富也好,都安之若素。不仁者是穷了不行,富了也不行。
后两句,是讲仁者和智者。我们要注意,这里的仁者,特点在一个“安”字。安仁是安于仁,强调其静。孔子常以仁、智并举,两者有什么不同?仁是体,智是用;仁主静,智主动。前者像山,后者像水。这是两者的不同。参看《雍也》6.23的“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仁者安仁”,对比上文可知,其实就是安贫,不但要做好精神准备,长期饿肚子,还要快快乐乐饿肚子。
“智者利仁”,什么意思?不太清楚,大概是越来越聪明,把仁的伟大意义都发挥出来了。
总之,仁者不动如山,安于仁;智者长流似水,利于仁。孔子说的境界,没准儿是饿着肚子而文思泉涌吧。(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华杉讲解(摘)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德的人,仁则心安,不仁则不安,仁,是他的本心、本性。智慧的人,知道“小胜靠智,大胜靠德”,知道仁义的价值和利益,所以也按仁德的标准来行。
这仁者和智者的区别,就是《中庸》里说的“生知安行”和“学知利行”。仁者生而知之,安而行之,不行仁德,自己不安。智者学而知之,利而行之,因为聪明,知道了仁德的意义、价值和利益,所以能约束要求自己。不管是“生知安行”,还是“学知利行”,只要行了,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孙中兴详解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处在贫困的环境,也不能长久处在快乐的环境。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出让别人安心的事,只有智者才能做出对众人都有利的事。”
“约”,在《论语》中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约礼”,是以礼约束,《论语》中有提到过“约之以礼”(《雍也篇》6.27和《颜渊篇》12.15)或“约我以礼”(《子罕篇》9.11),或“以约失之者”(《里仁篇》4.23);一种和“泰”(《述而篇》7.26“约而为泰”)或是和这里的“乐”对举,是“贫困”(皇侃)或“穷困”(朱子)的意思。皇侃还说:“乐、富贵也。”“安”,戴望说是“安者,视仁若安宅然;利者,以仁为美利利天下”。朱子说:“利,犹贪也。”刘宝楠说:“安仁者、心安于仁也;利仁者,知人为利而行之也。”
孔子在这里只说明了不仁者和仁者的行为表现,没说明背后的原因。孔安国补充解释说“不可久约,久困则为非也。不可长乐,必骄佚也”。朱子说得更极简:“久约必滥,久乐必淫。”“不仁者”主要是自私,只顾自己的“约”和“乐”。所以患得“约”,一旦失意,就开始怨天尤人,觉得整个社会都对不起他,所以他也要对不起整个社会;患失“乐”,一旦得志,又觉得是自己有才,别人都不如他,于是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如果写的一本自己成功的故事,那更是不可一世。这样的人不懂得“共生共容”和“惜福分享”。这要回头去看《八佾篇》第三章,温故知新一下。
“安仁”和“利仁”的“仁”,这里其实都可以当成“人”来解释。
“安仁”不仅要“让别人安”,前提是要“让自己先安”,“己安安人”,或是说“修己安人”。“仁者”和“不仁者”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大公”和“自私”,不能“大公无私”就不能“安仁”。“利仁”其实也一样。《中庸》说“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这是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的“己安”的精神表现。
“利仁”,是“借仁以从利”(《后汉书·宣张二王杜郭吴承郑赵列传》)。对于严格区分“义”“利”的后学来说,“利仁”是个很矛盾的概念。可是换成后来佛家说的“利益众生”,好像就比较容易理解。这里的“利”显然不是万恶不赦的那种“唯利是图”的“利”,而是“己利利人”,寻求“共利”。《易经·乾卦·文言》说“利者,义之和”,就将“义利”合起来讲,又说:“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这都是说“名”“利”的正能量,岂可小觑?虽然孔子说是“知者”利仁,何尝又不是“仁者”之所为呢?
其实“安仁”就是“安人”,《礼记·表记》中说“中心安仁者,天下一人而已矣”,也就是“视(或待)人如己”;“利仁”,就是“利人”,也是“立人”。两者都蕴含着先“修己”才能“安人”,才能“利人”或“立人”。这也是一种“本末先后”的关系。有人觉得“安仁”的“仁者”高过于“利仁”的“智者”,这真是“见仁见智”了。其他古籍中也有“安”“利”并举的:《礼记·表记》中也出现一模一样的“仁者安仁,知者利仁”;《礼记·中庸》中说“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应该也是“安仁”和“利仁”;《大戴礼记·曾子立事》的对照略为不同:“仁者乐道,智者利道。”
“不仁者”想到的都是自己,不管他人死活,无论富贵贫贱都不会快乐。仁者,想着自己好也想着要为别人好,因此自得其乐。一个“自私”,一个“为 公”。
毓老师生前自号“安仁居士”,显然以“仁者”自期;“安仁居士”门下会有“利仁居士”继之而起吗?
顺扯一句,把Chile译名“智利”,真是个有文化的人想到的。就差“仁安”了!
〔按〕各家对“知者利仁”解释有差异。觉得智者处于仁者与不仁者中间,这个说法不太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