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屁”的故事
这个故事是一位同事所讲。同事认为,孩子的学习态度存在问题,没有以前努力。同事讲述了国庆节期之间发生在孩子身边的故事。同事的孩子和爷爷的关系非常的亲密。一次孩子写作业,遇到了一道数学难题。孩子思考的时候,爷爷感觉这道题会做,主动给孩子讲解。爷爷讲题的时候,孩子放了一个屁。爷爷突然变得生气起来,不给孩子讲题。爷爷骂孩子,说,“你一个九年级的学生,不知道尊重人。放屁的事情,说小是不尊重老人。说大就是没有基本的教养。我给你讲题,你不爱听可以说,不要屁这种下三滥的手段。”老人的生气让全家人都认为孩子的学习态度有问题。全家人都开始认为孩子做的却是有点过分。没有人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没有人听听孩子当时如何想的?
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问同事,孩子和爷爷的关系以前怎么样?同事说,他们的关系一直非常的好。放屁这种现象以前经常发生,只是这次老人反映比较激烈。主要原因是老人给孩子讲题,这个时候会给老人感觉是不尊重的感觉。如果这个事情放在平时,老人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还有,老人认为孩子已经长大了,不应该这样做。
其实,这件事情与道德没有关系,与教养没有关系。老人的反映稍微有点激烈。孩子放屁是一种生理现象。究竟孩子是不是故意并不重要,关键是老人和孩子没有处理好界限。老人认为孩子长大,必须尊重老人。可是,从来没有人告诉孩子和老人的界限。这是家庭教育的不足。大人从来没有给孩子教过大人与孩子的界限。没有界限感的教育,让孩子成为了最终的受害者。大人非常的无礼和傲慢,单方面的认为孩子长大就长大,从来没有给孩子解释的机会。很难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会无形中把问题的性质发生变化。一个简单的事件瞬间变成了一个大事件,会为孩子贴上一个标签,影响家人对于孩子的评判。
面对这样的事情,家长不应该急着发泄情绪和贴标签,而是专注于问题。老人可以询问孩子这样做是生理原因,还是孩子故意这样做。孩子故意这样做,需要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可以给孩子设定一定的生活场景,让孩子判断给如何去把握界限?当孩子心中有了界限意识的时候,孩子处理问题就会更好一点。面对突发的教育问题,要做的不是急于解决问题,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孩子的成长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个突发事件的解决关键在于能否引导孩子的思维冲突,能否让孩子获得成长。大人不要把情绪,或者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很多事情孩子并不是大人想象中的那样,而是很茫然,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