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雪莱《基督教会史》宗教改革时代:激进的门徒身份(1)重洗派的基本信仰(4)现代基督教的先驱

原文链接


《基督教会史》(第三版)

[美] 布鲁斯·L.雪莱 著

刘平 译

上海人版社出版;2015-05。

---

·正文约4700字;粗体为原书标;粗体加下划线字本编文标;

·编录:杨原平

---

摘要

事实上,就其政教分离这个信条来看,重洗派实际上可算是所有现代新教徒的先驱。

重洗派信徒证实,那些为来世敬虔度日的人总是以最佳状态来改变现状。

实际上,重洗派拒绝接受任何关于“重新洗礼”的观点,因为他们从不认为婴儿时期所受的形式化的点水礼是真正有效的洗礼。他们更倾向于以“洗礼派”作为他们的名称。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洗礼,而是教会的本质以及教会与市民政府的关系问题。(p250)

在初期教会中,只有那些经历过个人灵性重生的人才适合受洗

真正的教会,一直是这个邪恶的世界里由圣徒即赤胆忠心的信徒所组成的共同体。(p251)

信条中的第一条原则就是重洗派所谓的门徒身份基督徒与耶稣基督的关系必须超越内在体验和接受教义。它必须涉及每天与神同行,让基督的教训和榜样塑造出心意更新的生活方式。正如一位重洗派信徒所说的:没有人能真正认识基督,除非他在生活中跟随他。这意味着绝对遵行神子光明、清楚的话语,他的话语是真理,他的诫命是永生”。

对于重洗派来说,说真话没有等级或层次之分。(p256)

基督徒是一群“自由、不受压迫,不受胁迫的人”。信心是神赐给他们的白白的恩典,当国家当局“用铁腕与神的道较力时”,它们就僭越了自己的权限。

通过政教分离,重洗派成为近现代第一批宣扬彻底宗教自由的基督徒:这个自由就是有权利与其他有相同信仰的人一起崇拜,不靠政府支持,也不受政府迫害。(p257)

---

第五部分

宗教改革时代

1517—1648

16世纪,随着新教的诞生,西方基督教王国中教宗的领袖地位摇摇欲坠,改革精神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强势迅猛发展。早期新教有四大主要传统:信义宗、改革宗、重洗派和安立甘宗。一代人之后,罗马教会在耶稣会的带领下恢复了自己的道德热情。随之而来的是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血腥斗争,整个欧洲被战争蹂躏,西方基督教王国被永久地分裂,这时一些先驱者指出了一条新道,即宗派理念。

第二十五章 激进的门徒身份

P249

1525年1月21日,在黑暗的掩盖下,大约有12个男子步履艰难地穿越苏黎世雪地,缓慢地走着。他们安静而又坚定地走在狭窄的街道上。湖面上刮过冬日的寒气,这似乎正符合他们此时的心情,他们正前往靠近镇上最大的敏斯特大教堂(Great Minster)的曼茨的家。

就在那天,苏黎世市政会责令其领袖康拉德·格列伯尔①和费利克斯·曼茨②停止查经聚会。反对的呼声立刻四起!就在四天前,市政会警告所有的父母要在孩子出生后八天内予以施洗,否则要被驱逐出该地区。弟兄们该怎么办呢?他们约定到曼茨家见面后共同商讨对策。

一进房间,他们谈论他们听到的谣言和传说,然后他们祈求神,让他们能够按照神的旨意去做。祷告完站起来,他们准备采取行动了,这将是基督教史上最为关键的行动之一

乔治·布劳洛克③曾经是一位神父,他走到康拉德·格列伯尔面前,请他按使徒的方式给他施洗——即个人宣告认信耶稣基督。格列伯尔当场给他施洗,接着布劳洛克又去给别人施洗。于是,新教改革的又一重要派别——重洗派就此诞生

今天,重洗派的直系后裔是门诺派⑤和胡特尔派⑥。美国人可能会把他们想象成留着胡子的农民,他们的妻子戴着无檐呢帽,赶着马车穿过宾夕法尼亚或依阿华州的郊外。他们不用汽车,不用纽扣,也不用拉链。

---

①康拉德·格列伯尔(Conrad Grebel,1498-1526):第一家自由教会圣会的组织者,门诺派的创始人。

②费利克斯·曼茨(Felix Manz,1498-1527):重洗派的领袖。

③乔治·布劳洛克(George Blaurock,1492-1529):重洗派的领袖。

④重洗派(Anabaptism):基督教诸种教派的统称。

⑤门诺派(Mennonites):基督教新教派别之一。源自16世纪重洗派中保守福音派的基督教派,由荷兰和瑞士追随重洗派宗教改革家门诺·西门(Menno Simons)主张者组成,故名。

⑥胡特尔派(Hutterites):其教理最接近于老派阿米胥派,强调与世隔绝,财产公有;与其他源自重洗派的团体一样,主张完全的和平主义;继续保留其祖先在欧洲的衣着风格。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该运动的莫基人早期重洗派的领袖雅可布·胡特尔。

P250

实际上,门诺派只有一部分,即老派阿米胥派①,才严格地遵守旧的一套东西。大部分的门诺派教徒看上去和其他美国人一样,也像我们其余人一样消耗他们分享到的能源。

使各种门诺派联合起来的不是穿着风格或交通方式,而是共同的信条和价值观。这些信条中的大部分现已被其他基督徒接纳。所以今天重洗派的“远亲”包括浸礼宗、贵格会,从某种意义上,公理宗也算在其内。事实上,就其政教分离这个信条来看,重洗派实际上可算是所有现代新教徒的先驱。

为什么是那样的?一群如此注重恢复新约基督教的人怎会如此超前?像早些时候的本尼迪克会修士一样,重洗派信徒证实,那些为来世敬虔度日的人总是以最佳状态来改变现状。

(1)重洗派的基本信仰

在某种意义上,重洗派的崛起并不令人惊讶。大多数改革的革命运动都会产生一批激进分子,他们感到被神呼召去开展改教运动。重洗派就是这样的,他们就好像一种声音,号召那些温和的改革家更加深入地打击旧秩序的根基。

和大多数反文化运动一样,重洗派缺乏凝聚力。他们中间没有自成体系的教义,也没有统一的组织。就连“重洗派”这个名字也是他们的敌人给他们扣上的。它意指“重新接受洗礼的人”,有意将这些激进分子同早期教会里的异端相提并论,使他们不得不遭受严厉的迫害。这种做法相当成功。

实际上,重洗派拒绝接受任何关于“重新洗礼”的观点,因为他们从不认为婴儿时期所受的形式化的点水礼是真正有效的洗礼。他们更倾向于以“洗礼派”作为他们的名称。不过,对于他们中大多数人来说,最根本的问题并不是洗礼,而是教会的本质以及教会与市民政府的关系问题。

他们像其他大多数新教徒一样,也是通过圣经得出自己的信条。路德曾教导说普通人有权利自己查考圣经。圣经曾引导他得救,为何不会引导他们呢?

---

①阿米胥派(Amish):从基督教新教门诺派分裂而出的保守派别。该派被称为“简朴的人”(The Plain People)或“老派阿米胥派”(Old Order Amish),约1525年起源于瑞士,为门诺派或重洗派的一个分支。17世纪时,由欧洲门诺派长老阿曼(Jacob Amman)创立,其成员主要乃老派阿米胥门诺派的信徒,故名。

P251

结果,小群的重洗派信徒聚集在一起查考圣经。他们在新约经文中发现了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他们没有发现政教联盟,没有发现基督教王国。相反他们发现,使徒教会是矢志不渝的信徒团契,是以个人方式自由地选择跟随耶稣的男女信徒组成的共同体。在16世纪,那是一种革命性的想法。

尽管路德强调宗教信仰是个人的事,但信义宗教会还是“国立”的教会。它们保留一个授予神职的教士,由其负责看管指定地区教会里的人。教会求助于政府,并得到资金和帮助。官方新教和官方天主教似乎差别甚微

重洗派想要改变这一切。他们的目标是“回归”使徒时期的基督教,回到真信徒的教会。他们说,在初期教会中,只有那些经历过个人灵性重生的人才适合受洗。使徒教会从来不知道为婴儿施洗的惯例。婴儿受洗这一传统只是使基督教王国永存下去的简便方法,这个王国只是名义上而非属灵上的基督教社会。

这些激进分子坚持认为,真正的教会,一直是这个邪恶的世界里由圣徒即赤胆忠心的信徒所组成的共同体。像中世纪的传教修士一样,重洗派也想通过激进的门徒身份这个范式来重建世界,并且万死不辞。他们坚决拒绝与世俗权力为伍,其中包括不参军,不做官,不起誓。在16世纪,这种言论具有煽动性。

这些激进分子在瑞士、莱茵兰①和荷兰找到了最佳的布道机会。至16世纪中叶,欧洲德语区出现了三个团体:(1)苏黎世由康拉德·格列伯尔和费利克斯·曼茨领导的瑞士弟兄会②;(2)摩拉维亚的胡特尔派的弟兄会;(3)尼德兰和德国北部的门诺派。

---

①莱茵兰(Rhineland):德国莱茵河以西地区的通称。

②瑞士弟兄会(Swiss Brethren):重洗派的一支。1525年,一群激进分子于瑞士苏黎世在格列伯尔带领下成立“瑞士弟兄会”。

③茨温利(Ulrich Zwingli,1484-1531年):瑞士宗教改革运动领袖。茨温利的宗教主张史称茨温利主义,他是加尔文的直接先驱。最重要著作是《论真假宗教》。他的神学混合了邓·司各特的神学和伊拉斯谟的人文主义。

(4)现代基督教的先驱

P255

1527年,在施莱塞穆(在今天瑞士与德国的国界上,靠近莎夫豪森③),重洗派信徒出席了新教改革中的第一次“主教会议”。约翰·H.耀德和阿兰·科莱德④指望能在这次早期会议中概述出重洗派的信条。领导这次会议的是前本尼迪克会修士迈克尔·萨特勒(Michael Sattler),他在四个月之后被烧死在内卡尔的罗腾堡(Rottenburg-am-Neckar)附近的火刑柱上。事实证明,在施莱塞穆被采纳的“弟兄联盟书”是一份意义重大的文件。我们称之为“施莱塞穆信纲” ①,在以后的十年里,欧洲各地的大多数重洗派信徒都开始同意它所立下的信条。

---

③莎夫豪森(Shaffhausen):即莎夫豪森州(Shaffhausen Kanton),瑞士德语区。

④约翰·H.耀德(John H.Yoder)和阿兰·科莱德(Alan Kreider):当代教会历史学家。

①1527年,瑞士弟兄会在迈克尔·萨特勒领导下集会。他草拟了信纲,即“施莱塞穆信纲”(Schleitheim Confession),也被称为“一些神的子民的弟兄协议书”(Brotherly Agreement of Some Children of God),是年2月24日在会上一致通过。该信纲共有七点:洗礼必须赐予业已知晓悔改和生命改变的人,罪由基督带走;制定“禁令”,如果会员在两次私下警告之后继续犯罪,会众将拒绝接纳此人;限制受洗的信徒领取圣餐上的饼和酒;与世界上各种可恶的事务隔离开;为牧师职位及其补给提供必要的资助。第六点和第七点来自基督的教诲和榜样:禁止发誓和参军。故又称为“施莱塞穆七大信纲”。该信纲受到茨温利和加尔文的谴责。现在几乎每个新教教派都接受其中一点或数点信条。

P256

信条中的第一条原则就是重洗派所谓的门徒身份基督徒与耶稣基督的关系必须超越内在体验和接受教义。它必须涉及每天与神同行,让基督的教训和榜样塑造出心意更新的生活方式。正如一位重洗派信徒所说的:没有人能真正认识基督,除非他在生活中跟随他。这意味着绝对遵行神子光明、清楚的话语,他的话语是真理,他的诫命是永生”。

做门徒的后果,正如重洗派信徒所认识到的,是多方面的。仅举一个例子,重洗派拒绝发誓,因为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清楚地命令:“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不可指着地起誓……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太5:34,35)对于重洗派来说,说真话没有等级或层次之分。

第二条重洗派原则,即爱的原则,从逻辑上讲,这是从第一条原则中派生出来的。重洗派与非重洗派信徒交往时,扮演着和平主义者的角色。他们既不会加入战争,保卫自己,反击迫害他们的人,也不会参与国家的高压统治

但是,爱的伦理也在重洗派团契中,在互相帮助和重新分配财富中表现出来。在摩拉维亚的重洗派信徒当中,正如我们业已看到的,爱的伦理甚至已经形成基督徒共同体生活。

第三条重洗派原则,我们现在称之为关于教会权威的会众观,路德和茨温利在最初的改革岁月中倾向于这种观点。在重洗派信徒的聚会中,所有成员必须是承认个人信仰基督并自愿接受过洗礼的信徒。因而,每个信徒既是他信徒同伴们的祭司,也是非信徒们的传教士。

决定权归属于全体成员。在决定教义事务上,圣经权威不是根据传统教条予以解释,教会领袖也无权解释,而要得到当地聚会会众的一致同意;聚会时所有人都可以发表意见,可以批判性地倾听他人的观点。对于教会纪律信徒们同样也一律遵守。他们被期望要彼此帮助,忠心地活出洗礼之约的意义。

P257

重洗派第四个主要信条是坚持政教分离。他们宣称,基督徒是一群“自由、不受压迫,不受胁迫的人”。信心是神赐给他们的白白的恩典,当国家当局“用铁腕与神的道较力时”,它们就僭越了自己的权限。重洗派信徒们认为,即使社会宣称是基督教社会,教会也不同于社会。真正追随基督的人是一群走天路的子民;基督的教会让人们看到一群终身客旅的朝圣旅程。

通过政教分离,重洗派成为近现代第一批宣扬彻底宗教自由的基督徒:这个自由就是有权利与其他有相同信仰的人一起崇拜,不靠政府支持,也不受政府迫害。

经过几个世纪,重洗派的后裔失去其创始者所具有的很多特点。在寻求一个纯正教会的过程中,他们常常成为法律主义者。求生存使他们失去了传福音的热情,仅仅以优秀的农场主、好人和“大地上的安分守己者”而为人所知。直到19世纪末,他们才经历了复兴和新的成长。到了20世纪末,他们在全世界的会员已经超过50万人。然而,基督徒远远突破了门诺派和胡特尔派的界限,他们接纳其中一条或多条原则,而第一代“激进分子”为这些原则甘愿付出生命

---

目 录

“基督教文化译丛”总序 001

前言 001

第三版序言 001

第二版序言 001

第一部分 耶稣和使徒时代公元前6—公元70年 001

第一章 让王滚蛋!003

耶稣运动

第二章 新皮袋与旧皮袋 013

福音传向外邦人

第二部分 大公基督教时代70—312年 025

第三章 最无价值的人 027

大公基督教

第四章 如果台伯河泛滥 038

基督徒受迫害

第五章 关于大事件的争论 046

正统的兴起

第六章 经卷之规 057

圣经的形成

第七章 罪人的学校 068

主教的权力

第八章 知识分子的使徒 077

亚历山大人

第三部分 基督教罗马帝国时代312—590年 087

第九章 放下权杖 089

罗马帝国改宗

第十章 剖析毫发 097

三位一体教

第十一章 以马内利!107

信经中的基督

第十二章 放逐于生活之外的人 116

隐修制的开始

第十三章 万世圣贤124

奥古斯丁

第十四章 作为“大祭司长”的彼得 133

教宗制的开始

第十五章 天地之间的某个地方 142

东正教

第十六章 弯下得胜者的脖子 153

向野蛮人传教

第四部分 中世纪基督教590—1517 163

第十七章 神的执政官 165

大格列高利

第十八章 寻求统一 174

查理曼大帝和基督教王国

第十九章 神秘地被提升起来 184

教宗制和十字军

第二十章 学识之甘露 196

经院主义

第二十一章 献给贫穷女神之歌 206

使徒的生活方式

第二十二章 沉睡的人和必然法则 218

教宗制的衰落

第二十三章 时间进程中的审判 228

威克里夫和胡斯

第五部分 宗教改革时代1517-1648 237

第二十四章 葡萄园中的野猪 239

马丁·路德和新教主义

第二十五章 激进的门徒身份 249

重洗派

第二十六章 推入游戏 258

约翰·加尔文

第二十七章 诅咒王冠 266

英格兰教会

第二十八章 曼瑞沙的“新人” 274

天主教改革运动

第二十九章 击开磐石 284

美洲和亚洲

第三十章 圣徒们的统治 295

清教主义

第三十一章 不愿为旧观念而死 305

宗派

第六部分 理性与复兴时代1648—1789年 315

第三十二章瞄准根基317

理性膜拜

第三十三章 心灵及其理性 326

帕斯卡尔和虔敬派

第三十四章 火中抽出的一根柴 337

卫斯理和循道主义

第三十五章 历世历代的新秩序 348

大觉醒运动

第七部分 进步时代1789—1914年 359

第三十六章 恢复堡垒3 61

进步时代的天主教

第三十七章 新的社会边界 372

19世纪的英格兰

第三十八章 走向地极的人们 381

新教传教

第三十九章 一个民族的命运 392

美国基督教

第四十章 一座为现代理性人所铺设的桥 403

新教自由主义

第四十一章 失去的只是锁链 414

社会危机

第八部分 意识形态时代1914— 425

第四十二章 耻辱墙上的信手涂鸦 427

20世纪的意识形态

第四十三章 病态社会里无根的移民 436

美国福音派

第四十四章 早餐桌上的新信经 447

普世教会运动

第四十五章 慈悲的良药 457

罗马天主教:梵二会议

第四十六章 回流时代 467

第三世界的基督教

第四十七章 作为高尚职业的政治 475

美国标榜自我一代的基督教

第四十八章 地球村 487

世界舞台上的基督教

结语 496

注释 500

从利奥一世至今的历代教宗录 511

附录(人物、运动、事件) 521

译后记 534

---

作者简介

布鲁斯·L.雪莱(Bruce L.Shelley),美国丹佛神学院教会史和历史神学资深教授。著有《教会:上帝的选民》、《十字架与火焰》、《美国的福音派》等。

---

译 后 记

《基督教会史》的翻译和文字输入工作得到几位年轻朋友的帮助,她们是朱丽萍、郑彦、张静和王静荷。为了加快翻译进度,她们将本书部分章节初步译成中文,后由译者再译和校对,其中朱丽萍初译24—38章,郑彦初译38—41、43—44、48章和注释部分,张静初译第42章,王静荷初译45—47章。正是由于她们热情的援手,本书的翻译工作才能够在近期内完成,在此对她们的辛勤劳动深表谢意。另外,感谢游冠辉博士和孙毅博士的邀请,使我有机会加盟这套译著的翻译计划,游冠辉、蒋力今、汪晓丹、苏欲晓等人还对本译著的翻译做了大量的校对和校译工作,在此对于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表示真诚的谢意。因此,本译著是集体工作的成果。但是译著中的错误均由译者负责。

译者为便于读者了解基督教会史,对译著中部分人名、地名、事件和教派等加上适当的注释。在翻译体例上,英文God在本书中均译为“神”,其他宗教所信奉的神灵在英文中为god或gods均译为“神祇”或“神灵”。初期教会以后中世纪前的Catholic Church,一般译为“大公教会”。体制和教职尽量采用通行的译名,例如“教宗”、“宗主教”(在东正教中译为“牧首”)、“祭司”(Priest,用在犹太教中)、“神父”或“司铎”(Priest,用在天主教和东正教中)、“修士”、“会士”等。在中世纪开始后,Catholic Church一般译为“天主教会”或“罗马天主教会”。在近现代之前因为尚未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一国家”观念,现在的英国、法国、德国多翻译为“英吉利”、“法兰西”和“德意志”。

本译著于2003年第一次出版,现根据2008年出版的英文第三版修订。

由于水平和时间的局限,译文中难免出现错误和不当之处,盼望得到广大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译者

2011年4月10日于复旦大学宗教学系


===

以上仅供参考,谢谢!

===

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 神的座位; (马太福音 5:34 和合本)But I tell you, do not swear an oath at all: either by heaven, for it is God’s throne;(Matthew 5:34 NIV)

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或译:就是从恶里出来的)。”(马太福音 5:37 和合本)All you need to say is simply ‘Yes’ or ‘No’; anything beyond this comes from the evil one.(Matthew 5:37 NIV)

IN CHRIST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3,81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626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14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52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2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3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6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5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13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01评论 2 30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277评论 1 32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59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28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68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43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0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15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