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很久以前,放假去西安玩,表姐带我去书城,看看想要什么书。我们在书城转了半天,虽然许多书觉得很好,但又觉得可以买也可以不买。快要走的时候,她说必须选一本书。
于是我选了这本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实体书,我一直装在书包里,随时带着,可却没有翻开看过。
一直是一种准备看,但没有看的状态。最近在蜗牛读书上看完了。
二
翻开这本书之前,我知道作者海伦凯勒是一个盲人,她是一个很出名的,很成功的人物。她不仅学会了许多语言,且成功考取了哈佛大学。在教育、慈善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美国人民的偶像。
自然十分好奇,她如何在看不见听不见的情况下,有如此成就。
书本的原名本是“我生命的故事”,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个翻译是个不错而吸引人的标题。
我们都想在“假如”的情况下,功成名就。况且这位作者在"假如“之前就名声赫赫。
三
这是一本海伦凯勒写的,自己的人生故事。当我想感受一个盲聋人士的世界是如何时,但发现从她的词句之中,并不觉得她的世界和正常人有什么不一样。
惊奇她是如何仅仅是通过触觉,能够认字,认识世界上的万物,能看戏剧,能说话……
她的成功证明了,聋哑人也可以像我们正常人一样,接受教育。而且更证明了,在一个维度下认识世界全貌的可能。
因此,即使我们现在受到什么限制,也拥有无限可能。
四
她反复的说到乐观,幸福,以及各种自然美景。有时甚至感觉像一个学生在写作文,为了凑字数而重复描述一样东西。
但一个残疾人的世界,语言中处处充满了生机与幸福,少有抱怨。这让我感觉像正常人写的,反而我们有点不像正常人了。
需要提到的是,在残疾人群体之中,乃至正常人群体中,海伦凯勒的家庭和受到的教育都是属于上层阶级的。她有常年陪伴的老师,有许多名人好友,去过许多地方。这个奇迹也有环境的功劳。
五
在书的最后一部分写到,如果给他三天光明,她要去做什么:第一天看看亲人朋友老师,第二天去博物馆看人类的文明足迹,第三天看看普通的劳动群众。
她说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自己这一天当作最后一天去生活,一定会更珍惜时间和生命。不过仔细想想,如果今天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为什么要去上班上学呢?我们会去做一些想做没做过的事情吧。
这个”假如“我们一点也不陌生,相同还有我们的”忆苦思甜“,感受了生活的艰辛,就更能珍惜生活。这就像一种降维打击,我们总是追逐自己稀缺的东西,当我这样东西没有时会怎么办?
当我们对自身做减法的时候,渐渐会发现,让自己更有动力的来源是什么。
六
如果一个盲人问你,你们能看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
正常人通常觉得,这世界没什么啊,没什么好回答的。
正常人也许对,有花不完钱的生活更好奇。当我们在”假如“的时候,往往忽视了,人始终往自认稀缺的东西移动,并高估自己稀缺的东西。
稀缺告诉我们,总有新欲望在等待。高估则告诉我们,即使我们不缺这个,那也是不属于我们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