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究竟是什么?
当提出这个探讨的时候,我隐约觉得这是有必要的。就像是在做科学实验之前,要先有一个“假设”。这个“假设”会带领我们去探索,在过程中不断完善定义。
当我问自己这个关于定义的问题的时候,才发现要回答好难。模模糊糊、似是而非。
永澄老师给出了价值的定义:一个人的价值是无差别时间内的行为积累的总和。这个行为积累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
“价值只能来自积累”,无比赞同。积累是指有实有形的沉淀,换句话说,就是作品。作品,来自一点一滴的行动。行动的背后有思考、有动机。
这样逻辑就贯穿起来,能够把后期的许多内容一并连贯了。
这个对于定义深入探讨的过程,带给我很深的触动。
回顾自己过去的学习经历,我对于“定义”总是草草扫过。我的关注点往往聚焦在“它能干嘛用”、“怎么用”,对于理论的精准探讨关注的太少。过去自己不以为意,但最近慢慢地开始意识到,如果我不能对一个概念或一件物体精准的定义,我其实并不能说我真的已经了解它了。
就像我们在认识一个新朋友一样,ta的工作是什么、ta拥有什么技能,这些都是对于ta的外延的了解,但这并不是ta。比如,我是HR,我在阿里工作,我学习过引导和教练,这些都只是我的外延,并不是我。
今天我在和全国各地30位校长一起探讨引导和教育的话题,有一个环节是,校长们提问关于引导的一些困惑。这个过程很有意思,看起来是我在为校长们解答疑惑,但其实我不过是在看到校长们提问的时候才展开对应的思考,然后把思考的产出反馈给大家。这个思考反馈的过程,有非常多的定义澄清,基于定义澄清才展开的行动建议。这个过程带给我启发,原来当被提问的时候发现所有的认知重新梳理。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在问自己,那么多外延的问题提出来了,那么本质的那个提问——引导究竟是什么?最核心的定义,我竟然一下子回答不出来。
结合上次提到的“学科研究”的内容,定义——就是那个核心问题。
假如,我把这个核心问题放在画面中间,“引导是什么”?然后问自己,它展开的一级主题是什么、二级主题是什么?其实,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我忽然很想把所有相关的书籍放到一起,自己提问、找寻答案、自己比对。这就是一次主题阅读的核心了吧。想到这里,忽然很兴奋,好像找到了更快理解和精进的方式。
关键指标
“只要分析规律、层次、类别问题,一定要找关键指标,否则,投入产出比太低。”
永澄老师的这句话也是在这次围观中,特别触动到我的地方。
这个“关键指标”让我联想到,一切的商业模型无不是由关键指标组成的。我完全理解和认同了“抓取关键指标”的重要性,但是how?涉及到“如何抓取、抓取什么”的时候,懵圈儿了。即使永澄老师提出要从“价值的质、价值的量”的角度思考,我仍然不太明白。没有找到能够让自己信服的路径来认知“关键指标”。
但我相信,它一定是最高效的思考方式。即使我现在还没有能够掌握快速抓取关键指标关键维度的能力,我可以不断地提醒自己强化自己从“关键指标”出发寻求答案。我始终坚信,大脑神经元的构造来自刻意训练,慢慢地一定会越来越快地找到答案。当我提出对的问题,对的答案就在不远的路上。